從戲曲演奏到西索米,用音樂滋養音樂的築夢人 張元霖
文/趙浩宏攝影/趙浩宏 「戲曲」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不但是一門表演藝術,也與我們的信仰和祖先的生活息息相關,但隨著現代化的影響,越來越多年輕人對於我們自身的傳統藝術感到陌生,更遑論從小就投入相關的學習。但是元霖卻很不同,從小就喜歡音樂的他,在腳踏車都還騎不穩的年紀就抱著二胡拉奏,在進入戲曲系統的國樂訓練下,經歷了12 年的專業訓練,成為一個以戲曲國樂為基底的音樂人,夢想挑戰正在遺忘傳統的社會,找到一個全新的方式,讓大家愛上傳統音樂! 選擇一個喜歡的事情很重要 「台灣的小孩很可憐,整天被功課追著跑,卻沒有人關心他喜歡什麼。」從小就看著身邊的同學補習英文、寫作、數學的元霖,跟別人很不一樣,總是「不務...
Continue Reading
跟著族群的記憶創作。排灣族木工學徒 黃浩
文/趙浩宏圖/趙浩宏 「我以前覺得一天到晚在講傳承和部落很複雜很煩,父親每次說得步驟很多,說完之後就什麼都忘掉,什麼要先做都搞不清楚,但在真的靜下來一年後慢慢發現,一切都很值得。」 黃浩,高中畢業,來自台東賓茂部落(Geomoru),是一個從屏東瑪家翻山越嶺到東海岸的古老西排灣族部落的年輕人。雖然出生的地方古語是指「經常豐收,糧食堆積如山」的意思,但他卻從小就因為部落人口外移、農業蕭條,而嚮往著外頭的世界。 不是運動員就是當兵 國高中的黃浩很活潑好動,喜歡有趣的事情。進入台東高中後,對於未來越來越沒有想法,而且對於課業不那麼擅長,所以期望往自己比較擅長的運動員方向發展。但因為部落有很多人當運動...
Continue Reading
做什麼都不專心,除了處理屍體。年輕骨骼標本師 韋澤若明
「我做什麼事情都很難堅持、不太能夠持續專心,除了處理屍體、製作標本的時候。」 為了一訪年輕的骨骼標本師,我與韋澤若明相約於深藏密集住宅區裡的標本工作室。一進房間就看到鐵架上陳列的骨骼以及在牆角的店用冷凍櫃,要不是旁邊還有一張床和一些課本,可能很難想像他還只是一名大學生,而且就讀與標本毫無相關的設計系。年輕的標本師韋澤若明決定將標本製作當成自己往後的志業,一生懸命,也不過是這兩年的事情。
Continue Reading讓每個孩子都擁有重生的機會。專訪桃園地院主任調查保護官 王以凡
王以凡是一名主任調查保護官(簡稱調保官),每天的工作都環繞著觸法少年。在少年事件處理法修訂後,將過去歸屬於少年觀護人的工作重新分割成少年調查官與少年保護官兩種業務。目前從事這份工作的人數極少。以桃園為例,全區有六個少年調查官、十二個少年保護官,要守護整個桃園區的觸法少年。
Continue Reading保護人民權利不受公權力侵害。行政法院法官 梁哲瑋
作為法治國家,法律可以說是讓社會完整運作的「共同原則」。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都有相關法律條文,人們因為財產、生命安全或情感出現糾紛時,也有做出裁判的司法機關保障彼此權益。但如果爭執的對象不是一般民眾,而是國家行政機關,該怎麼辦?本篇文章專訪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的梁哲瑋法官,讓民眾了解行政法院法官的工作,也了解行政訴訟的意涵。
Continue Reading放棄遊戲開發事業、走過癌症,因為曾經平凡所以決心改變 林穎孟
林穎孟是個平凡的女生,經歷過的事情可能跟妳我沒有太多不同,面對過平凡人會遭遇的所有風險與挑戰,但她沒有放棄,反而決定改變,秉持正向且堅強的心,他選擇用平凡的經驗挑戰不平凡的事情,與那些把持著資源與勢力的人。
Continue Reading【桃青職人】讓學習不再侷限,好吃好玩的 Brick Maker 玩樂磚家
今年五月,一間充滿歡樂的樂高主題餐廳「Brick Maker 玩樂磚家」在桃園龍潭開幕,成為喜歡手作和創意的小朋友假日最棒的去處之一。結合好吃的窯烤比薩與滿屋子的樂高創作, 整個空間裡充滿各式各樣的小驚喜,讓小朋友一邊玩樂一邊享受美食,看著用樂高組成的電動火車將餐點送到自己面前,連家長都忍不住跟著孩子一起玩耍。
Continue Reading【桃青職人】打造專屬的螞蟻帝國。螞蟻飼育職人 王秉誠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螞蟻這種神奇的生物,螞蟻飼育職人王秉誠利用多年的自造蟻巢經驗與繁殖技術,在兩年前研發了「蟻走星球」飼養組,開啟了一系列飼養優化的研究過程,希望讓更多人透過飼養螞蟻、觀察牠們的社會性活動,了解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Continue ReadingFISU 啦啦隊世界銅牌特訪。和夥伴同進退的浪漫 輔大啦啦隊隊長 李孟哲
今年十月,由輔仁大學競技啦啦隊組成得中華隊競技啦啦團體組成功在波蘭取得 2018 第一屆世界大學啦啦隊錦標賽 (2018 FISU World University Cheerleading Championship) 競技啦啦團體組銅牌,幫助台灣在首屆賽事留下佳績。而在賽前一週,職人雜誌團隊就前往輔仁大學固定訓練的泰山運動中心,認識這群青春洋溢的運動員,紀錄他們的故事。
Continue Reading35歲找到生命中的熱情。馬班長的汽修夢
走進位於高雄大寮的職訓中心,汽車技術班的班長馬貫智正帶著同學在一排淘汰警車前研究底盤避震,今年35歲的他在2018年才開始學修車,不但只花了短短四個月就在王元興老師的訓練下習得汽車技術乙級證照的能力,而且汽車修復對他來說也是生命中遇過最有熱情的事情。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