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職人牆, 藝術群科, 音樂職人
音樂與電影雙棲。用藍調為山歌譜曲 黃聖球
藍調如何與客家山歌結合,在第一時間真的很難想像,但在眼前的這一位高中生卻辦到了。他運用坪林地區所採集到的「相褒歌」原音,透過自己來自於血液深處的客家文化底蘊,與深厚的樂感,讓與當代閱聽人習慣已經過於遙遠的山歌,得到了嶄新的生命。
出生在技職教育家庭, 研究社會勞動力的卑微觀察者。
藍調如何與客家山歌結合,在第一時間真的很難想像,但在眼前的這一位高中生卻辦到了。他運用坪林地區所採集到的「相褒歌」原音,透過自己來自於血液深處的客家文化底蘊,與深厚的樂感,讓與當代閱聽人習慣已經過於遙遠的山歌,得到了嶄新的生命。
文 / 趙浩宏圖 / 趙浩宏 拍攝 在無菌的工作檯前,芷妤拿著鑷子小心翼翼的將一株株的毛氈苔放進事先調配好培養液的容器中,過程中不說話也不讓自己的手橫空掠過植株與培養瓶上方,就怕一點點的灰塵掉入。 「植物組織培養」對於多數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專有名詞,但卻是芷妤熱衷多年的專業,利用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分化能力,協助植物保留原本母株的基因進行無性生殖,栽種或是復育特定植物,運用於研究或是農業。 廣泛學習的生命科學系 芷妤在大學時期就讀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他和許多同學一樣,一開始也受到媒體鼓吹生技產業影響,選擇生命科學系當作自己的志願。在學校的課程裡,生科系的學生必須學習非常廣泛的生物相關科學,從動物科...
Continue Reading
柳柳的故事說起來不太尋常,她沒有走上一般人習以為常的成長路徑,就跟虛擬貨幣一樣,嘗試著許多無法捉模、不受約束的高風險挑戰,但她似乎一直保有著初生的勇氣,靠著努力與熱情在不斷嘗試的生活中找到了成功的發展項目。
採訪的當日正好有聞香而來的遊客,坐在寬闊的客廳中,「白青長茶作坊」的第五代製茶師白俊育正熱心款待著到訪的遊客,講起茶來眉宇間神采飛揚,講解過程中不忘泡上一壺茶,請我們細細品味;而在今年六月,「白青長茶作坊」獲得比利時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最高殊榮三星,這是製茶人白俊育連續第三年帶著以自己父親名命名的茶坊包種茶站上國際舞台。對製茶擁有豐富熱情、極富情感講解著的他,很難想像曾經白俊育卻曾經排斥過這份產業,對於製茶毫無興趣。
文/趙浩宏攝影/趙浩宏、辛芷妍提供 「我很喜歡運動完的感覺,覺得運動完後心思清晰的感覺很好。可以幫助我更專注學習。」 從三年級就開始跑步的辛芷妍從小就很喜歡運動,當時就讀蘭雅國小的芷妍因為學校很推廣運動的風氣,所以和同學一起加入了田徑隊,參加北區運動會。對她來說,運動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想過要當運動員,但很熱愛在田徑場奔跑跳耀的感覺。
「季節主題設定、料理發想、開發、背後價值觀的設定、拍照,然後進入設計,我們花更多的時間讓酸女孩的食譜可以比別人更美、更詳盡。」 創辦人蔡靜如 Jean 談起短短一年多就累積 3 萬人追蹤的《酸女孩》 ,充滿自信,強調了許多他們團隊對於品質的追求,以及飲食的觀念。
文/趙浩宏 在公車上聽到兩個國中生在聊天「聽技藝班老師說念設計科很爽,每天畫畫,之後可以幫名牌做設計,一個案子幾百萬,還不一定要打卡上班。」當天,我一邊驚恐地走下車,一邊下定決心要寫下一些產業真實面。 四年前開始的勞動力與教育發展研究,我發現臺灣的勞動力訓練大量集中在少數熱門職業上,尤其設計師(包含平面設計、美工、商品設計、工業設計、多媒體設計)是在觀光餐飲熱潮退場後的新寵兒,在過去六年大專人口成長 2.5 倍,業界各種技能補習班、政府職訓也大量開設職業訓練後,平面設計師的勞動力供給已經遠超過於需求。 採訪臺北業界資深設計師得知,不說開缺後總會有滿滿的履歷寄來,就連無薪實習的四個缺也可以在一個...
Continue Reading
近幾年來,隨著各種網路工具平台、學習平台的出現,越來越多年青人開始嚮往仰賴不同專業來拓展自己的就業與生活,「斜槓人生」成為許多人所期盼的生活模式,就算不是自由接案與創業工作者,許多在職的年輕小資族也嘗試發展自己的副業,找到更多收入來源,甚至當作漸進式轉職的過渡期。
文/趙浩宏 走進諮商室,孩子的眼神不斷閃爍,在我準備開口說明來意之前,他趕緊先發制人,表示他的原則「反正我就是不會讀書,不要念高中,我要學習一技之長,半工半讀。」 在輔導場域裡面,體制內受傷的孩子比比皆是,為了在低成就的分數遊戲外找到信心,他們開始尋找對自己有利的論述幫自己解套,在當代學生之間最常討論的就是相對於學歷主義的「讀書無用論」,如同那些嚮往考進高分大學的學生對於「分數-學歷-好職缺」的生涯脈絡想像,在體制內得不到學習成就感的孩子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出路,他們通常會先以許多大學生沒有專業為由幫助自己建立信心,然後以那些提早就業、擁有一技之長的職人當作楷模,認為讀書不那麼重要,擁有一個無法...
Continue Reading
文/趙浩宏圖/趙浩宏 「我以前覺得一天到晚在講傳承和部落很複雜很煩,父親每次說得步驟很多,說完之後就什麼都忘掉,什麼要先做都搞不清楚,但在真的靜下來一年後慢慢發現,一切都很值得。」 黃浩,高中畢業,來自台東賓茂部落(Geomoru),是一個從屏東瑪家翻山越嶺到東海岸的古老西排灣族部落的年輕人。雖然出生的地方古語是指「經常豐收,糧食堆積如山」的意思,但他卻從小就因為部落人口外移、農業蕭條,而嚮往著外頭的世界。 不是運動員就是當兵 國高中的黃浩很活潑好動,喜歡有趣的事情。進入台東高中後,對於未來越來越沒有想法,而且對於課業不那麼擅長,所以期望往自己比較擅長的運動員方向發展。但因為部落有很多人當運動...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