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力行,渴望走出台菜創業之路 陳柏誠

身體力行,渴望走出台菜創業之路 陳柏誠

文 / 吳睿芸
圖 / 趙浩宏

在炒著熱油、燒著大火的鐵鍋前擺好架勢,流露出熟練的手法與專注的眼神,就像是一名經驗老道的大廚——這是就讀開平餐飲學校三年級的陳柏誠同學,他對於未來目標擁有堅定的方向,早已親身實踐,構築起夢想的餐廳藍圖。

從家庭出發,走進餐飲

柏誠來自一家人皆擁有好手藝的家庭,媽媽經營早餐店、爺爺擺路邊攤賣肉羹麵、砂鍋魚頭。從小受到爺爺影響,國中時期便開啟對台菜的興趣,除了參與課後社團外,回家繼續跟著爺爺訓練基本功,也因此奠定了自己的餐飲之路,帶著家人的支持進入開平就讀。

專業自主學習,畫出夢想藍圖

進入開平後,柏誠學習到更多元的廚藝技巧,也更加確立自己未來的目標——經營一間自己的餐廳。為了擁有更深入的實戰經驗,柏誠選擇參與學校的「專業自主學習」計畫(下稱專自主),與其他同學一起學習如何經營餐廳,也因此習得執行、企劃等團隊合作能力。柏誠提到,在專自主的課程中,更加直接的面對餐飲業的必經難題:如何控管成本、人事調度、菜單的規劃、選擇⋯⋯「校外實習不一定可以直接學習到這些能力,但在這裡可以。」柏誠說,字裡行間透露出自己對學習的渴望、對未來的野心。

疫情來臨,激盪出新可能

隨著疫情來臨,全台學子不得不轉換學習型態,雖不能與夥伴面對面討論,但彼此也持續分享各自在家中的「自煮練習」,自行規劃練習時間,把握每一個精進自己的機會。柏誠也發現,疫情之下餐飲業業者備受打擊,因此開始思考不同的創業型態,考慮線上經營的可能。行動力驚人的柏誠,透過自學,開始研究經營餐飲電商的方式,並且試做真空包讓親友試吃。

嶄新型態的未來願景

提到對未來的規劃,柏誠希望可以先進入大學就讀。「除了學習管理經營外,也希望可以認識更多人脈。」柏誠說,就讀大學是為了未來創業考量,想要持續精進專業知識,也認識更多夥伴,相信對創業有所幫助。經歷疫情的考驗,柏誠也轉換自己對創立餐廳的想法,希望可以在電商與實體店面雙棲,用美食治癒每個疲憊的心靈。

2021 點食成金 餐飲創新育成論壇

2010年,台灣廚師聯盟帶領眾多廚師走上凱德格蘭大道爭取成立「台灣廚師節」,2011年以「用在地食材料理美食,照顧全民的健康幸福!」彰顯廚師對社會的重要貢獻,並展現與國際議題接軌的決心。2014年台灣廚師節邀請美國廚師聯盟主席Thomas Macrina 先生來台,於餐飲教育國際論壇中提出美國的專業廚師培訓重視食品安全的概念。2015年米蘭世博會主題為「滋養地球,生命的能源」(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 以「食」為出發點探討未來與永續,在食安與科技議題中,探尋人們更加平衡的生活方式。

自2019年起冠狀病毒疫情在中國武漢初次暴發以來,人們日常生活受到巨大影響,餐飲行業在此影響下,為了配合人們聚會、用餐等習慣的改變,創發出更多新的餐飲形式與可能。在成立台灣廚師節十年後的今日,餐飲依然是人們維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支柱,想必未來也依然會是維繫人際交流與創造回憶的重要媒介,在看似餐飲行業挑戰的今日,持續學習、共創、成長,將會翻轉出新的餐飲榮景。

時至2021年,期待透過餐飲論壇的辦理,讓廚師與餐飲從業者有自我提升、互動交流的平台,並在持續精進的過程中,將優質產品回饋大眾,形成正向循環,讓臺灣以美食走向國際、名揚世界!

Shar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