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鍛鍊的嚮往,讓服務成為專業 第43屆餐飲服務國手 陳文意

自我鍛鍊的嚮往,讓服務成為專業 第43屆餐飲服務國手 陳文意

文/趙浩宏  攝/趙浩宏

陳文意  
明道中學綜合高中餐飲實驗班畢業。曾修業於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餐飲管理系,目前就讀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不分系菁英班。第43屆巴西國際技能競賽餐飲服務職類優勝。

許多人都曾經在學習的過程中迷惘,就連許多技藝超群的師傅都在找到自己的志向前做過許多毫無相關的嘗試,不過自我探索一直以來都是生命中無法停止的考驗,儘管已經在特定的領域有所成就,也不代表當下的狀態是自己內心所嚮往的。在2015年擊敗全國強手取得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餐飲服務職類國手資格的陳文意便是這樣的女生。她很清楚,自己永遠需要學習,就算在餐飲服務的領域已經得心應手,也不代表自己已經足夠。

2016年,從巴西取得世界優勝的隔年,她離開高雄餐飲大學,進入台科大學習商科,當我詢問她為什麼做這個決定時,給了我一個有點出乎意料之外的答案。

她說「也許進入不同的領域會很辛苦,我可以選擇繼續念高餐,輕鬆的畢業,但我覺得在原本的學校裡有太多我已經熟悉的知識,我想把握機會學習我不擅長的,也許未來能幫助我結合商業能力與餐飲管理能力當一個好的餐廳管理者,又或者,我會做出與原本的路徑截然不同的選擇。」

是呀!我們還年輕,只要永遠不停止前進,有什麼好害怕的。

聰敏的學習力讓她接下臨時的挑戰

高中時的文意原本想念商科,卻因為一開始入學科系選擇的小意外,誤打誤撞地進入明道中學綜合高中餐飲實驗班。

在高二以前的文意,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學生,按照學校的進度學習,直到高二的時候,原本被選為全國技藝競賽選手的文意因為難度較高的全國技能競賽選手缺額,而替補上來參與競賽,踏上苦練技術的學習路徑。

明道中學一直以來都是餐飲服務職類的技術強校,所以每年高一新生一進到學校就會開始進行校內選手選拔,讓部分有企圖新的新生接受長期的培訓;但不同於其他明道的選手,由於學校競賽缺額,文意是在高二下才臨時接觸餐飲服務的實務競賽項目,難度非常高,但向來做事細心的文意卻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練好技術,而且一路過關斬將從分區預賽優勝到拿下全國賽銅牌,成為當年的黑馬。

寒假才開始練習選手項目的文意,學習速度非常快,五月的時候結束區域賽,緊接著在八月時參加全國賽,就結束了她高中僅一學期的比賽生涯。當時,因為必須在很短的時間熟悉比賽項目,文意時常處在非常高壓的環境中。帶領她練習的學姊非常嚴格,為她安排了非常長的訓練時間,幾乎每天都得從下午五點放學練到晚上十點,在賽前一個月的時候甚至得從早上七點到學校開始一直練到晚上十點。每天都幾乎全天練習沒有休息、沒有假日,非常艱辛卻十分充實。

毅然休學,晉級國手路  

高中畢業後,就讀高雄餐旅大學的文意,因為習慣了過去苦練的生活,而覺得相對輕鬆的大學環境太過於悠閒。當時,文意剛好遇到了兩年一次的餐飲服務國手選拔,於是她在高中老師的鼓勵下,再次投入選手生活。經過一個月的考慮以及準備後,她休學一年,回到明道和學妹一起練習,準備國手賽,希望繼續專精技術,藉著國手培訓,跟著專職訓練的老師學習更多餐服專業,持續為自己充實想法和視野。而她也在隔年成功擊敗台灣22歲以下的歷屆前三名,取得國手資格。

國際技能競賽餐飲服務項目的訓練比起全國賽更為困難。因為代表國家,壓力不同於過去;面對的對手,也多是擁有文化背景優勢的歐美選手,因此需要更熟練的技術來競逐。國際賽的主要競賽內容,是以一間高級餐廳的外場服務實作為模擬考題,從客人進門到離開,所有可能會遇到的消費者需求都會在過程中出現,包含桌邊烹飪、三種酒類辨識、口布摺疊、服務流程、酒類服勤等。考題以法式西餐作法為主,利用四種不同的模組進行測試,採用國際標準作為依據,各國都會派出做事最謹慎、服務最專業的國手應對。

打開新視野,為自己重新定位  

在巴西拿到優勝歸國後的文意,想法轉變不少,她回憶起高三時,曾經參加過侍酒師的青少年比賽,並在獲得冠軍後繼續到新加坡比賽,認識很多專業侍酒師、接受更專業的訓練。她因此感受到,過去餐飲服務的訓練多停留在服務端,實際對於咖啡、酒的研究卻並不夠深入。這讓原本就讀高餐的文意,決定轉換跑道,保送臺科大不分系菁英班。一方面,希望讓自己更接近餐飲資源相對豐富的臺北,二來,也在大學的學習上暫時調整方向,學習不同的專業來提升自己。至於餐飲專業的精進,則透過平日參與其他更專業的業界資源與管道來充實,替自己在前往未來的路徑上累積更多實力,面對更多元的挑戰。

Shar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