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大荒漠裡自掘泉源,音樂製作人黃榮毅

by 職人編輯部
文/趙浩宏 圖/黃榮毅提供
一邊抱怨著台大是個音樂荒漠,卻又在這間校園裡舉辦了全台灣最棒的校園音樂會。他是年輕的音樂製作人黃榮毅,就像一個在荒漠裡自掘泉源的拓荒者,他不但在荒漠裡創造了一個美麗的綠洲,也決定要投身教育,讓每個熱愛音樂的人都有機會在沙漠迷途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音樂綠洲!

音樂與台灣家長口中的現實
流行音樂,是許多年輕人所嚮往的工作之一,無論在高中還是大學,舞台上的光彩炫目,帶領台下的聽者將情感透過音樂釋放的過程讓許多熱愛音樂與表演的學生著迷。但回到現實面,要如何成為一位能在未來擔當家計的音樂人,始終是這些熱愛音樂的孩子每天回家面對家長所遭遇的痛苦。
在台灣的環境氛圍裡,社會與家庭並沒有習慣陪伴我們追尋夢想、挑戰困境、找尋生路,更多的是接踵而來的「思想改造」,告訴你眼前的夢想有多困難、現實有多殘酷、演藝圈有多險惡,我們永遠比不上別人,因為家裡沒有資源、沒有關係,告訴你別人都是萬中選一,而我們只是普通人,我們要先選擇養活自己,而興趣就只是興趣。就讓表演、音樂、藝術都只當作興趣。
但是黃榮毅希望改變這一切,因為他曾走過的路徑讓他十分清楚,年輕人遇到了什麼困難,又對於音樂之路有什麼誤解,黃榮毅希望藉由一套有系統的方式告訴許多高中生、大學生,想成為音樂人,最重要的絕對不是把時間花在站在舞台上有多帥、臉書上有多少粉絲,音樂,是一門需要累積而且多元涉略的專業,音樂,是可以伴隨我們一生的職業與志業。
缺少音樂人文的台大校園
「台灣的校園氛圍就是要讓你唸書考試拼升學,所以雖然當時只想要玩音樂,不過一時之間在臺北好像也沒有適合我的學校,所以還是在高三那一年專心唸書,進到了台大工管系。」
在就讀成功高中時就非常熱愛音樂的音樂製作人黃榮毅,雖然現在因為幾次總籌台大音樂節得到空前的成功以及諸如電影《攻守道》前導配樂、《部落衝突》廣告配樂而備受認識,但在剛進大學以前,他也同樣當過那一個順服於社會期待的學生,按照商學院的排序填上志願,將生命託付給考試成績。
不過他始終念念不忘自己多年來對於音樂的熱情,就像許多委身在大學社團裡面的年輕人一樣,一邊唸書、一邊尋找機會證實自己報名歌唱比賽,也許可以同時不違背父母的期待,又能夠擠出時間讓自己依然有些機會成為下一個蘇打綠(政治大學)、盧廣仲(輔仁大學)、韋禮安(台灣大學)。
「一進到台大以後發現,在校園裡頭幾乎無法找到音樂的專業知識,不曉得該如何成為一個音樂製作人,不清楚從校園樂團要如何成為職業樂手,儘管網路上有很多資訊,但都欠缺篩選,簡直就像一片沙漠。」

雖然進入台大工業管理系,但黃榮毅卻始終沒有放棄成為一位職業音樂人,不過台大校園裡音樂人文的貧乏讓他感到十分失望挫折,而且隨著認識越來越多朋友,他發現許多獨立樂團光鮮亮麗背後,其實都是微薄的薪資在支撐著各自的夢,所以他在當時就一直想知道專業的音樂人要如何生存,第一步該怎麼走,但在台大,他找不到答案。
讓音樂成為專業
直到大三,剛好台大戲劇系邀請音樂製作人陳建騏老師開了一堂音樂製作課,讓黃榮毅突然擁有機會向這位恩師學習,才開始了解音樂製作人的生涯脈絡該如何前進,並且對於整個音樂產業更認識。讓當時那一個會彈吉他會寫歌卻毫無方向的大男孩瞬間尋找到了生涯步調,暫停組團的計畫,決定繼續累積不同的專業能力。
不過真正走進音樂製作的領域,則是在大三升大四的暑期實習,黃榮毅當時花了許多時間在自己的心中進行拉扯,到底要順服自己現在的台大工管系的學生身份,進到大公司實習,還是選擇走向音樂路。
黃榮毅最終選了音樂,而這個從中學時代到大學期間始終沒有停止過的掙扎,終於因為受到陳建騏老師的鼓勵下結束,從升大四的那個音樂實習開始,全心全意投入音樂專業領域,並且遇到台灣最專業的電影配樂製作人王希文老師(翻滾吧阿信、總鋪師),花了一個暑假的時間與他學習,才比較完整地認識電影配樂的過程以及歌手編曲的技巧,觀察專業的製作人如何整合所有資源,創作出完整的音樂。
投入音樂教育,反思教育脈絡
實習結束後,花了許多時間才成功踏入音樂領域的黃榮毅決定在台大開創「台大音樂產業與唱片製作實務社」,讓所有喜歡音樂而且想以此為事業的學生在經過一學期的課程後,了解自己適合當樂手、音樂製作,還是音樂工程師、唱片企劃、經紀人,自己也在那一年不斷累積和摸索,終於在大四那年得到了一個鍛鍊自己的機會,承辦台大音樂節,嘗試更多合作。
「在社團裡,我一邊教學弟妹一邊成長,尤其在我開始進到唱片公司從業以後,重新把我的實務經驗帶到校園與學弟妹互動,更是了解他們會遇到的困難與對於音樂圈的誤解。像是很多人會誤以為進到唱片公司就等於擁有機會,或是誤以為當樂手的條件只有樂器玩得很厲害,卻在腦中沒有音樂。」
因為一路上看到太多當年和自己一樣矇懂的人,於是他開始花時間在教學上,希望能引導有夢想投入音樂工作的學生可以走上正路。並且在今年二月受邀擔任台北影視音實驗學校的老師,開設「音樂與音響實務」課程,教導高中生關於實務面的能力。

音樂能力需要持續累積
黃榮毅在自己的學習路徑中有著很深刻的領悟,發覺在現行的教育體制內,才華十分容易被埋沒或是遺忘,就連他自己,一路從成功高中到台大,也同樣不斷受到挫折,所以讓他想要把時間投入在建構一個更友善的音樂學習架構。
但是跳脫環境問題,黃榮毅覺得,現在許多年輕人不但誤解了成為音樂人的方向,而且太早放棄學習,小看音樂工作者所需要的專業累積。
在與許多新鮮人對話的過程中發現,這些盲點很容易讓愛音樂的年輕人誤以為組團練團、發表歌曲、出EP、巡迴演出就是一個成功的專業音樂人的生存模式,不願意接受許多知名地下樂團依然很辛苦的存活的既存事實,忽視許多基本功與音樂專業的累積,太早進入表演的舞台上,實力不夠就幾乎把所有時間花在表演而不是學習。
黃榮毅舉了音樂大師李宗盛為例子,在成為專業音樂人以前,他花了許多時間在大量聆聽西洋音樂,在擔任助理時不斷爭取機會作編曲、學製作,不斷累積自己的實力,沒有在該學習的時候只想著到pub駐唱,到了二十五歲才出了自己的第一個音樂製作,一鳴驚人,都是因為他曉得學習的重要,曉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也許是因為自媒體太發達了,所以很多年輕人順序搞反,先行銷自己,卻還沒有什麼內容。」

投入音樂教育以後,黃榮毅開始鼓勵自己的學生不要停止學習,也不要侷限自己聆聽的曲風,並且在音樂產業裡面嘗試不同的位置,例如試著學習音樂企劃和經紀人,發覺自己比較適合帶人表演、安排行程,或者是嘗試當製作人,也許自己有著比較宏觀的樂感、擅於溝通整合。或者再嘗試過後發現自已不想思考那麼多,就適合專精於樂器演奏,那就勇敢以成為一個出色的樂手為目標前進。
「如果我們的社會氛圍真的認為樂團不有名就是失敗,就不適合做音樂,那現在很多好的製作人、錄音師、混音師、經紀人早就被淘汰了,但事實上,在音樂的路上有很多不同的渠道。」黃榮毅嘗試打破許多年輕人的迷失,告訴他們,音樂不是只有在台上唱歌的人而已,想投入音樂圈工作,真的沒有那麼困難。
責任編輯/趙浩宏
Recommended Posts

耐用與美觀兼具的高品質原木家具。高仕隆原木傢俱二代傳承 劉泉宏
1 月 07, 2023

插畫的溫柔力量——訪談小路有畫說
1 月 07, 2023

走過三十五年繁華的原木專家。高仕隆原木傢俱 劉家在
11 月 01, 2022
懵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