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手籌備專題/ 即使曾經矛盾,仍舊選擇堅持。餐飲服務國手 楊詠淇

國手籌備專題/ 即使曾經矛盾,仍舊選擇堅持。餐飲服務國手 楊詠淇

文 / 邱姵璇

一隻蚊子的因緣際會
回想起最初接觸餐飲服務的緣起,楊詠淇說起一次小時候的用餐經驗。
當時她發現前湯的碗裡死了一隻蚊子,年紀還很小的她就將這個小發現寫在意見卡上,沒想到餐廳經理看到後竟然走到餐桌前親自以 90 度鞠躬向她道歉。

「那個當下覺得這個經理也太棒了吧!他並沒有因為我是小孩而有差別,他對待每位客人的態度都是一樣的,我覺得這個精神很偉大!」楊詠淇佩服的說。

國三那年,楊詠淇確認自己將會直升明道中學綜高部後,確立走上餐飲服務這條路,她主動和老師爭取在學校幫忙選手培訓的機會,便一路堅持走到了現在。但和許多熱愛服務業的孩子一樣,對於餐飲服務,詠淇的父母一開始一無所知,認為她只是去「端盤子」,直到她在全國技能競賽的分區賽獲獎,才開始逐漸了解什麼是餐飲服務。

「到全國賽時,需要客人,我就請我的爸媽來用餐,然後他們就看到我們要端這麼重的東西、站一整天、還要穿高跟鞋,就覺得我很辛苦,但他們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就默默的幫我把事情做好,讓我回家可以好好休息。」詠淇笑著說,語氣中透露出被認同以後滿滿的幸福。

要一路成為全國第一然後當上國手並不容易,詠淇花了高中大部分的時間在練習,但一開始總覺得餐飲服務只是自己的比賽,但隨著受到越來越多前輩的幫忙,也看見許多後輩想要學習的渴望,才逐漸轉變想法,認為餐飲服務可以更廣泛,還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所以必須先將自己提升,然後將這些知識繼續傳承給學弟妹。

當你選上國手的那一刻,你就不是你自己的
學姊語重心長的一句話,隨時提醒目前正在籌備世界賽的楊詠淇,有多少人一路上的扶持、有多少人期望她拿下一面獎牌,讓她在停下腳步後,繼續有動力的往前進。

看似一帆風順的選手路,楊詠淇也有過挫折,她透露在台北受訓期間,時常被點出語速太快、聲音太高,但她認為這就是她自己,反而不知道如何改變,這讓她開始變得不愛與人交談。

「那時候會覺得很矛盾,但我畢竟是個服務生,應該是要跟客人、跟大家都要很聊得來的,怎麼會變得那麼不喜歡說話。」

經過這段令她懊惱的撞牆期,詠淇逐漸調整自己,開始從平時的說話開始練習,讓自己說話放慢節奏、降低聲調讓自己說話更沉穩,逐漸找回迷失的自己,也找回說話的自信。楊詠淇說:「這些都是從小養成的習慣,我們必須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去做改變,這個要從內心的根本去做起,要完全改變自己的個性,我覺得很難,也是我現在還在學習的一件事。」

面對挑戰,準備好了
在將近一年的國手培訓,面對即將到來的國際技能競賽,即使依然有些膽怯,詠淇依然很堅定的說「我不會說我很有自信,但我覺得這段期間,學姊跟老師給我很多信心;即使希望有更多時間練習,但說真的技術練了這麼多年,真的還需要再練嗎?我覺得主要還是心理素質的建立,給自己一種準備好了的感覺。」

從分區賽一路過關斬將到取得國手資格,楊詠淇即將在今年十月代表台灣前往阿布達比參加國際技能競賽。目前她正在明道中學接受訓練,期望能維持平常心,在比賽時發揮自己的高水準,讓全世界看到自己、看到台灣。

責任編輯 / 趙浩宏

Shar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