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妥協才能讓 Cosplay 走上專業的路。貓匠手作坊 專訪(上)

只有不妥協才能讓 Cosplay 走上專業的路。貓匠手作坊 專訪(上)

文/趙浩宏  攝/趙浩宏、貓將手作坊提供

走進貓匠手作坊位於高雄的工作室,這是第一次近距離看到滿屋的「Cosplay」道具,有鎧甲、有兵器、衣服、面具,還有一整套神力女超人的服裝與巨大的劍與盾牌立在人台上,對於動漫迷來說,這裡就像是一個將虛擬幻化成為現實的天堂,在這裡你可以成為你幻想中的角色,任由你的想像力恣意。

與一般的裝扮道具不同,「Cosplay」之所以迷人,正是因為這些玩家所扮演的角色背後所代表的並不只是外表的樣貌或是其背後的職業,更被這些稱為「Coser」的專業角色扮演玩家所在乎的,是這些角色在動漫世界裡面所代表的性格以及對於夢想、態度的詮釋。

也許有些家長或是遠離 Cos文化的人會質疑,好好的事情不做,為什麼要去裝扮成虛擬世界的角色。但在現實生活裡面,我們每個人不都是被迫向著某些榜樣與圭臬看齊,聽從長輩與身旁他者的建議,讓我們成為一個符合期待的學生或是員工,「角色扮演」costume play 其實本來就充斥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只是差在有些人可以很習慣任命的扮演好現實生活中的角色,但有些人不是,這些 coser 多半依然有著童趣般的幻想,依然想藉由超脫現實的單向度思維,「自由選擇」一個完全不存在真實世界的角色,豐富自己索然無味的生活。這其實跟大家下了課或下了班後打籃球、玩音樂、看電影沒有什麼兩樣,你也不需要真的成為職業籃球員、歌手和全身藍色的阿凡達,永遠不會但那又如何?

15123309_1244344622293566_4020825758627538083_o

工作室十一年,眼看台灣 Cos 文化萌芽的貓匠

在台灣,有勇氣和有能力將「Cosplay」當成職業的人少之又少,無論是成為一個職業的 coser ,或是以專做道具為業。就算有足夠的技術,也不一定能在有限的市場需求中成功,畢竟 Cosplay 更重視的是精神層面的投入與詮釋,從文化到關係人脈,要在 Cosplay 圈子裡有一席之地比想像中還不容易。而貓匠手作坊卻做到了。

貓匠手作坊成立已逾 11年,由怪怪與妃妃兩個人共同經營,主要製作 Cosplay 及 ACG 、電影相關的裝備道具,近幾年主要以 EVA 泡棉、海綿、皮布及熱塑材製作真人穿著之鎧甲裝備。已經存情侶變成夫妻的怪怪與妃妃都從高中就開始玩角色扮演,在二十年前動漫剛在台灣出現各種嘗試性的開拓的時代,沒有臉書和各種論壇幫助同好群聚,甚至「Cosplay」這個詞都還沒有在大部分台灣人的語庫中出現,他們就已經開始投入。

回憶起當時,台灣人其實和現在差不多保守,而怪怪也正如其外號一般,在學校或是家裡都得不到認同,被同學訕笑,或是在表演會場周圍被路人投以異樣的眼光、冷嘲熱諷。在 Cosplay 還沒有因為個人主義與臉書文化推波助瀾的時代,有勇氣堅持自己的喜好成為專業更是不容易,但在多年之後,他卻在自己所熱愛的領域擁有一定的地位。

而台灣的 Cos 文化雖然起步比較慢,但也和亞洲大部分的國家一樣受到日本 ACG(Animations動畫、Comics漫畫、Games遊戲)文化在1970到1980年代之間快速成長後產生的影響,一開始也是伴隨著「同人誌即賣會」帶入台灣,而妃妃最早就是在學生時期陪著在做同人誌創作的姊姊去同人誌即賣會擺攤而認識了 Cosplay 這一個挑戰人們對於動漫幻想的另一個境界,而台灣的 Cosplay 也正是從1990年代開始慢慢的發展,從最早由日本同人誌廠商把裝扮成動漫角色的看板娘帶到會場發傳單開始,慢慢發展出在動漫展會場外自動聚集很多 Cosplay 同好的大型次文化。

不需要報名也不需要申請,只要你準備了一套完美的道具服裝、練好了動漫角色的神情與動作,你很快會被關注然後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也正是 Cosplay 迷人之處,沒有人會在乎你在學校的成績如何、人脈如何、家境如何、社經地位如何,大家只關注你多麽用心的準備裝扮,專注於你的神情與姿態,欣賞你對於角色詮釋的認真。

在這裡,許多人藉由不同的方式找到給自己鼓勵與信心的同好,甚至重新找到自己的生命省思。

12238041_972124759515555_4279763571998903948_o

Cosplay 的蓬勃發展

「你可能還太年輕了,你有聽過無名小站和星空相簿嗎?但那不夠老,因為我們一開始在玩 Cos 的時候都是用一個叫做『COPHO向上委員會』的論壇,雖然當時拍照都拍得醜醜的,但我們都是靠『COPHO』來分享花了幾個月完成的創作,我們這些早期的 coser 不像現在那麼方便、這麼多活動,都將精力集中在台灣每半年才一場的 Cos 聚會。」

到了早期網路相簿(無名小站、天空論壇)崛起以後, Cosplay 開始逐漸因為更便於方享和累積被關注感而成長,讓許多動漫迷都因為別人角色扮演的相片分享而決定投入。

而到了近幾年 facebook 出現以後,傳遞的速度變得更快,玩 Cosplay 的人和舉辦的活動越來越多,成為頗具規模的一個社群,連各個地方政府部門都會主辦 Cosplay 相關的活動,甚至學校的校慶、遊樂場的嘉年華、公司的尾牙也玩角色扮演。當然更重要的還是 CWT 與 FF 兩大 Cosplay 競賽,更是出現不少以競賽為目標的高階玩家,參與世界性的比賽與展演, Cosplay 成為另外一種讓看似都在室內完成的 ACG 文化付出勞動和走出戶外、踏上國際舞台的方式。

當然 Cosplay 也是讓那些喜於標籤他者的台灣人將「很宅」這個詞進行轉譯的新型態活動,比起每天過著朝九晚五生活的人們,你開始會在各個不同的戶外場合看到他們出沒,也許在捷運站、在水漾森林、在西門町的街上、在山坡上的竹林、在林家花園,為了讓自己能有更美麗的照片,coser 時常拉著攝影師在戶外穿著讓人飆汗的服裝,成為全新的 Cosplay 現象,也越來越少人會像過去一樣擺出異樣的眼光。

Cosplay 的文化與商機

隨著社群網路的崛起、玩 Cosplay 的人數暴增、政府與民間的推波助瀾,自然而然相關的活動也越來越多,以 Cosplay 出名的素人網紅與藉由角色扮演出道的藝人也慢慢增加,角色扮演已不再是過去那個讓大家感到陌生與排斥的次文化。

但這也使得自我認同為「coser」的玩家類型變得很多元,不同於早期的玩家,因為人數少、沒有市場,很難取得現成的道具和服裝,全都要自己手做,花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研究自己喜歡的角色、學習各種道具製作和服裝製作的技巧。然而到了現在,活動的頻率大增,扮演新角色的頻率也變得十分的快,使得在現在的 Cosplay 圈出現許多需要購買現成道具的年輕玩家,而相關的市場也就相對而生。

而貓匠也是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得到機會利用自己的專長得到一席之地,以提供最頂級的 Cosplay 套裝給那些追求精緻的角色扮演,卻沒有時間讓他們有辦法親自製作的玩家。

36322055901_cef601f09c_k

逃離醫院,擁抱夢想的妃妃

「國中畢業後,我就和大部分的同學一樣,父母希望我們找一份能穩定生活的工作,能夠有一個一技之長,所以我就去唸了護理。畢業後一做也做了八年的 ICU( Intensive Care Unit,加護病房 ),換過很多不同科別的 ICU ,學了很多不同的專長。但最後還是想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成立貓匠工作坊,妃妃是一個擁有多年醫護經驗的護理師,專職於加護病房中,照顧最有挑戰的一群病人。而她最早接觸動漫是在高中,那時候因為有一個喜歡畫同人誌的姊姊,所以時常兩個人相約一起去不同的同人誌展出擺攤販售自己創作的同人誌,自己也慢慢的耳濡目染。

「真的讓我充滿動力自己花時間 Cosplay 是在著迷於太七的時候,那時候幾乎整個暑假都在看動漫攻略,買了很多電玩雜誌,每天都在和姊姊輪流用PS打紀錄。也因為很愛裡面的角色,所以想穿著跟電玩裡面一樣,拿相同的道具。於是開始學手工、學裁縫。」

第一次接觸 Cosplay 則是到了PS(PlayStation遊戲機)席捲世界的時代,在當時,台灣開始有了大量的電玩,讓動漫不只是在紙本和電視上,妃妃才因為熱愛遊戲太空戰士七裡面的角色而投入了第一款 Cosplay 角色「風神」,自己學做道具和衣服,於是也開始在課餘時間學習裁縫和手工藝,當時還在唸高中的她雖然把護理師實習的假日空檔和課餘時間全都投入在 Cosplay 的製作上,但等到整套裝扮做好以後,遊戲也已經過了好久。

為了自己的 Cosplay 夢,妃妃和自己正職在做訂製服的母親學習服裝製作,一開始先從「打版」開始學,了解衣服的製作方式,很扎實的把裁縫學起來,然後慢慢的自學越來越專業的道具製作。在當時,台灣一年大概只有兩場 Cosplay 的盛會可以參加,有很充裕的時間可以慢慢做自己的裝扮,沒有太多的壓力,所以在高中畢業進到醫院工作以後,也依然可以很自在的維持自己的喜好。

但隨著妃妃因為朋友的請託而越來越投入道具製作以後,玩家同好之間開始口耳相傳她精細的手藝,有些人是在妃妃自己 Cos 角色的會場看到他身上的道具而感到驚艷,有些則是在社群網站上看到妃妃的分享而拜託她幫忙製作,慢慢的開始有人會委託她幫忙訂製,直到訂單開始快速增長,壓迫到當護理師的時間,於是在從業第八年,毅然決然放棄護理師的工作,開始全職做道具、配件。

36287567222_6e0cac0232_k

與怪怪返鄉開玩具店,一起踏入全動漫的生活

會選擇放棄護理師工作選擇專職做道具訂製,除了因為訂單越來越穩定、對於護理師工作越來越疲憊以外,和一起玩了多年 Cosplay 的怪怪結婚也是重大的原因,原本在台中榮總當護理師的妃妃因為決定要和怪怪一起生活,而搬到他在高雄的老家同住,一邊專職作訂單一邊抽空協助返鄉築夢開了一間玩具店的怪怪。

當時的妃妃在 cos 圈內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訂單不斷,所以他們就把玩具店的倉庫整理成簡單的工作室,並且在第二年成立「貓匠手作坊」,建立自己的品牌。

「原本在當護理師時,時間很有限,雖然訂單把時間都塞滿,量依然很有限,雖然在cos圈都會口耳相傳,但還是以接自己朋友的訂單為主,一做就要做一兩個月才完成。但全心全意投入以後,品牌的營運和品質的提升就變得更要求,能嘗試的訂單也變得更多。」

很快地,道具的訂單量在第二年,因為知名度的提升變得很多,當時主要都是在做武器和配件,堆滿了玩具店的倉庫,也逐漸發覺一來空間不太足夠,其次是訂單的量讓妃妃也無暇協助玩具店,所以決定把工作空間搬回空間較大的家裡。

到了貓匠發展關鍵的第三年,因為一個「真田幸村」的全身鎧甲訂單,於是妃妃開始著手研究盔甲的製作,利用皮布、紙板、發泡板等複合媒材,當時花了很多的時間嘗試和學習做法,不斷改良和換做法,向各國的 coser 學習,慢慢踏入製作最高難度的鎧甲製作。而怪怪則在玩具店開幕後的第四年因為賠了太多錢而決定收手,回來幫助因為大量訂單而忙到喘不過氣的妃妃,處理道具製作以外大量的溝通、訂單管理、配送、品牌經營、會計與所有的雜事,讓妃妃能夠全心全意地把時間花在道具製作上,但當時的訂單還是以武器為主,一個月製作將近七件左右,然後開始慢慢轉型乘坐高單價的全套鎧甲。

「我當時雖然玩具店真的賠了很多,但妃妃的事業卻如日中天,所以我就全心全意加入妃妃,讓他能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專注,讓她不用擔心別的事情,然後越做越精密、越來越好。然後從一個月做七件武器轉型成兩個月做一件的盔甲全套,也慢慢在提高品質的過程中提高自己該得到的利潤。」

36318752261_8718240e6b_k

成為當代鎧甲製作職人的貓匠

從2013年開始,貓匠因為在前幾年嘗試做了多款《聖魔之血》遊戲中的角色盔甲、在2012年受馬來西亞的一個 Cosplay 團隊邀請,兩個人為自己做了兩套《聖鬥士星矢》角色的盔甲參加了第一次的海外參演,開啟了手作盔甲的知名度,在東南亞造成轟動,還因此受邀兩個月的時間幫聖鬥士星矢的官方手遊宣傳,於是開啟了連續不斷地盔甲訂單。從2013開始,貓匠已經幾乎不再接武器道具訂單,專做需要花長時間但較高單價的盔甲全套訂製。也因為盔甲製做一直以來難度較高、吸睛度也較高,也讓更多人認識了貓匠、開始認識 Cosplay,走出了自己的風格。

36410126066_9dd216c678_k

(本篇報導分為上下兩集)

責任編輯/趙浩宏

Shar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