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無反顧投入花園。致力推廣「品種權」的玫瑰職人 成杰駿

by 職人編輯部
文/趙浩宏 攝/趙浩宏
「培養玫瑰花栽種這個專長讓我發現原來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事情所擁有的魔力那麼大,能讓一個人願意將精力投注在上面,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讓自己更專業。這跟為了讀書考試不同,你會想用各種方式與管道多面向的取得相關的知識,只因為想讓自己滿足、因為興趣而孕育而生的求知慾。」
在玫瑰花圃之間,杰駿手拿花剪,仔細梳理著每一顆玫瑰花的枯枝,雖然目前還在就讀大學,但已經因為連續幾年的專研,對於玫瑰的照顧和品種如數家珍,成為玫瑰花園裡重要的夥伴與顧問。用自己的生命經驗實證,要讓興趣成為自己的專業其實並不難,只要夠喜歡、夠努力,然後有屬於自己的想法與方法,自己的生活可以自己決定。

光電系孩子的玫瑰園藝夢
大一的時候成杰駿為了找到一個唸書之外的興趣所以接觸了花卉,但事實上他的學科專業卻是虎尾科大的光電系,一個與玫瑰花八竿子打不著的專業。
木柵高工電子科的成杰駿是一個充滿想法的年輕人,他在高中的時候學科成績就十分優異,還因為非常擅長電子科的專業科目時常在班上成為老師的助手,高中畢業後還曾一度被邀請到補習班任教,但是雖然杰駿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好成績得到許多成就感,但他自己始終都很清楚,自己並不喜歡電子或是大學所學得光電,那只是因為他比別人更懂得如何快速地理解然後得到一個好成績。所以上了大學,他花了很長的時間投入另外一個他所熱愛的專業,那就是「玫瑰花」。
對於玫瑰花的喜好來自於祖父,祖父曾經有一個在新北古亭頂樓的都市花園,但在祖父老邁之後,已經沒有力氣再爬上四層樓的天空花園,所以久而久之原本美麗的花園錦簇變成一片雜草叢生,唯獨一棵玫瑰花,總是在每次杰駿上去曬衣服時綻放,有時候開出紅色的花、有時候則是白色的,孤芳屹立在都市草莽之間,在他的腦海裡不斷重現,也在他的心理埋下了一顆種子。讓他決定到了大學以後要研究栽種玫瑰花。
一上了大學,沒有抽到宿舍的成杰駿,租好了一個有陽台的套房以後,就省吃儉用買了一萬多塊的玫瑰花苗一百株開始栽種研究。為了要能夠累積足夠的知識,杰俊到處找尋資料和買書來研究,但當他投入以後遇到了一個最直接的困難就是台灣雖然曾經有過厲害的園藝技術,但到了近十年產業的發展已經停滯,雖然有「花卉王國」的稱呼,實際上卻有嚴重的人力缺乏與新知產生,如果不去涉略國外的資訊完全無法得到最新的技術與概念,所以他開始不斷搜尋國外的資訊。
除了一開始的廣泛閱讀書籍資訊,杰駿最大的進步其實來自於拜訪前輩,每當他在網路上找到厲害的「花友」,他就會挪出時間直接到各個縣市,為了得到更好的技術不辭辛勞的到處拜訪。其中最重要的是了解該如何去得到防蟲和施肥的技巧,因為玫瑰是很重視肥料的植物,杰駿說,玫瑰花的肥料需求有著「少量、多餐、多變化」的特性,必須在氮磷鉀與微量元素的調配下很多功夫研究。但這些特質又有許多天氣和土壤的考量,每個縣市也都會因為不同的溫濕度而需要不同的配方,好在花友們的分享,讓他在初期學到了很多。
推廣植物品種權,從興趣轉變成工作
「其實玫瑰的多樣貌是充滿魅力的,當你接觸到以後就會不由自主地愛上他,我的很多電光系的同學原本的興趣是改車或是打球,也都被我對花的喜愛感染,你就可以感受到花的魅力!」
原本只把種植玫瑰當課暇期間興趣的杰駿,隨著日複一日的投入,越來越覺得比起光電專業,玫瑰才是真的能讓他不斷想要學習與投入生命的源頭,更是自己想當做志業的工作。而這一個藏在心底逐漸茁壯的想法更是在接觸到來自日本的「品種權」推廣以後,越來越深刻。
隨著日本人把當地的玫瑰品牌帶來台灣推廣,「品種權」的概念也逐漸被重新引進台灣,植物的品種權就像書的著作權或是智慧財產權一樣,顧名思義,當我們要出版書籍時要付費給作者、使用畫家的作品需要付版權使用費,在植物上則是強調繁殖者必須要付費給育種者「品種」得使用費,這是在國際上早就行之多年的觀念,但在台灣則是最近才開始關注的育種者保護制度。
因為在一場日本花商的演講時提到品種權的重要,然後很真誠的希望能讓台灣人能再拿到他的花以後活得很健康、長得很漂亮,所以感動到了杰駿,使他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也能為台灣做一點事情,協助推廣,於是他決定自薦投入在苗栗古坑的玫瑰公園,把品種玫瑰花帶入團隊。

關係著花卉產業存亡的「品種權」
「品種權」是屬於因地制宜的屬地主義制度,每個國家都必須獨立申請,在歐美的幾個花卉主要生產國都有非常完善的制度保護他們國家的花農,但在台灣制度卻是很不清楚的,這也使得台灣的花農在隨著產業快速擴張後,產生了嚴重的泡沫化,大部分的花農只想要大量繁殖來販售,卻很少人願意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在新品花卉的育種。讓曾經有二十億出口總額的花卉產業快速沒落。
「育種」無論在動物還是植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透過育種,能讓商品化的動植物產生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特性,也許是外觀、品質、健康,其實就等於是農業的「開發人員」,他可能影響著全世界。然而,育種的成本遠高於一般的繁殖,單以玫瑰花為例,玫瑰育種通常以十年為一個單位計算,從一開始必須挑選漂亮的植株,到探討市場的接受度和確認世界上沒有重複植株,可能已經過了十五年,這過程中不但會有各種天災的挑戰,玫瑰花的種子因為需要三個月的冰存後才能入土發芽,所以每一次的配種都需要消耗額外的時間等待。
但假使這些新品種沒有受到「品種權」的保護,在推出後的隔一年就被市場抄走,被各個農民量產繁殖,有誰會願意投入新品種的「育種」?
在不重視品種權的過去,台灣的玫瑰花繁殖者多半是直接進口國外的植株,測試後直接大量繁殖,忽略育種者的付出。但在引進具有「品種權」的「品種花」以後,一方面能保障植株的健康,二來可以讓育種者得到合理的收入,讓他持續培養新的品種。當然,這也會提高花的成本,過去買一棵玫瑰只需要100到150塊,但具有品種權的玫瑰花則是從390元起跳。這些花通常都是世界的新品種,在台灣過去沒有專門的品種花進口管道的時候,這些最新的花種很難進來,通常都必須依賴非法的黑市,一株就要1500元以上,而且植株來源不明,品質無法保障,很難存活,不但讓投資者血本無歸,另外也容易有防疫上的問題,圖利不正當的商人。所以「品種權」的導入能改善許多現況,更重要的是,當台灣開始尊重世界認可的「品種權」以後,台灣也可以重新進入世界的舞台販售台灣自己培育的「世界新品種」的花卉,受到他國「品種權」的保護,也守護住了台灣花農的尊嚴,得到世界的正視。
在日本看到育種者的尊重
杰駿曾經到日本參加一年一度的玫瑰花展,當時他看到了來自彰化田尾的育種師傅的新品種玫瑰花在現場參展,雖然只帶著一品玫瑰花只有幾朵擺在會場,但在座無虛席占滿整個西武棒球場的人潮之中,可以聽到四周的人們來來去去不斷在日語中夾雜著「台灣」兩個字,興奮地談論著來自故鄉的花朵時,心裡的激盪讓他更是下定決心要讓台灣的花朵再次走上世界舞台。
在日本的會場,可以看到許多熱愛園藝和花道的民眾很仔細的紀錄著每個展區的花朵,每個人都在討論著已經成為「精品」經營的品種玫瑰花,並且以十分崇敬的態度請益現場的育種者,深刻地能夠感受到在日本,一個專業是可以如何的被善待。
然而反觀台灣,無論是種花的、賣花的還是插花的師傅,都很難得到應有的尊重,僅管我們的國家時常因為美麗的花朵與蝴蝶而被世界看到,我們的城市因為綠意和七彩的花卉而被點綴。

具有育種優勢卻永遠缺工的園藝產業
目前的園藝(玫瑰花)產業缺工十分的嚴重,因為教育讓我們遠離土地和農業,業界無時無刻都在招募新人,每個師傅都找不到年輕人。而且園藝工作很講究專業,而且其中的技巧和知識訓練期很長,一年四季都有必須要應付和面對的課題,所以通常要能夠稍微有點上手,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學習,但現在人的工作耐性很低,大部分的年輕人不到兩年就換工作,僅管玫瑰花產業有著日落休息準時下班和起薪高的特質,但依然因為勞動力難以取得而發展受到阻礙。
然而,台灣過去從日據時期開始之所以在農業和花卉產業有著強盛的發展其實是因為台灣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有著先天上的優勢。
台灣相較於其他花卉育種的強國,諸如美國、英國、荷蘭、法國、日本,除了農業科技的基礎扎實以外,台灣因為冬季不降雪,所以玫瑰花能夠四季開花,玫瑰的苗可以兩次結果,所以相較於其他冬季明顯只能有一次花季的國家,會整整多上至少一次的育種機會,所以可以節省的時間是別人的一倍。就算在日本人眼中,台灣也是被認同有著絕對優勢的國家,只可惜我們的產業政策一直以來對於農業都不夠友善,使得年輕人沒法接續前人的成就。
但無論如何,品種權的推廣與落實依然是花卉產業要發展很重要的關鍵。就以蘭花為例,台灣過去素有蘭花王國的美譽,但隨著國內業者的彼此競爭與蘭花品種權的缺乏保護,願意育種的花農越來越少,栽種技術提升緩慢,如今也已經被荷蘭給取代,荷蘭為了成為歐洲熱帶花卉的供應國,他們使用溫室技術種出了台灣的蘭花,成本遠低於台灣繁殖後運送過去的費用,讓台灣的蘭花產業比起過去失去了許多競爭力。當然,荷蘭的花卉產業也因為產官學的密切合作,技術每年都在提升,有許多世界級的花卉企業,光玫瑰花就有五間主要的出口公司,甚至在十年前就在肯亞與中國雲南投注上千萬歐元的海外栽種,使用自動化技術量產「鮮切花」出口整個歐亞非大陸,因為品種權的保護,獲利能夠有效的回歸到荷蘭公司,然而反觀我們則是連續多年的停滯不前。
所以如何建立一個良性的花卉市場,除了埋首於眼前短暫的獲利之外,每個關心花卉產業的人都應該一起為了更好的農業研發環境表示支持與響應。而這也是總是朝思暮想台灣能再次以「花卉」感動世界的杰駿目前所希望全心投入的目標。雖然路途依然遙遠,但我們總的島需要更多願意有夢想的年輕人。
責任編輯/趙浩宏
Recommended Posts

不停實習夢想打造自己的餐酒館 蘇靖涵
10 月 20, 2021

身體力行,渴望走出台菜創業之路 陳柏誠
10 月 19, 2021

音樂與電影雙棲。用藍調為山歌譜曲 黃聖球
6 月 08, 2021
對於品種權,不甚清楚。
想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