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還有雙手就能編織尊嚴。球拍穿線職人

只要還有雙手就能編織尊嚴。球拍穿線職人

文/ 趙浩宏
攝/ 趙浩宏

在冬日午後,走進位於三重市場的巷弄,不起眼的角落微光下,有一個不算大的空間,這裡是幾個下肢障礙者在面臨社會的困境後,共同歸屬的溫暖居所。他們在這裡聚會、聊天,學習一技之長,在互助的空間中幫助彼此,讓自己能夠在更多信心之後,自立維生。

「雖然我們都失去了雙腳,但我們還有一雙健全的手能讓我們擁有尊嚴的工作。」

30922185850_984c27cc55_z-1

在工作室的最深處,逵易利用輔具,讓自己稍嫌吃力的坐在近日添購的一台球拍穿線機。為了避免球拍在穿線過程中受傷,逵易仔細的調整機台的每個細節,試著將客人委託的藍色羽球拍更精確的安置在每一個固定夾上。

出生在雲林的逵易從來沒有機會跟同學在跑道上奔跑,他還在三歲時就患有小兒麻痺,並且因病情嚴重險些腦死,終止年輕的生命。但在當時,逵易的父母用盡一切力量,請求醫生挽回他的生命,但在於此同時,他也失去了自己的雙腳,並且被迫住在醫院治療,直到六歲才到學校上學。

長大後,逵易雖然在進入電子科以後學習了許多電腦維修的基礎和程式書寫,並考取許多證照,但在找工作時,多數的老闆還是會考量到他雙腳行動不便、不能搬東西,而被否決。直到他因為能夠書寫韌體程式,成功進到英業達公司當韌體研發工程師,雖然他很感謝這個機會,可是在職場的生活讓他覺得不快樂,也發現自己並不是很適合辦公室的工作型態,所以他在半年後離職,到Nova賣電腦,滿足自己當時對於接觸人群的期望。

30468352944_7a4c6090d2_z

但找到一份自己真心喜愛又能有尊嚴的工作並不容易,他之後不斷換跑道,做直銷、室內配線繪圖、賣保險,最後到銀行工作了六年以後,決定要到中華樂扶社會服務協會學習球拍穿線的技術,留在三重,和其他跟自己一樣的身障朋友共同生活、成長,一起面對生命中的挑戰,然後一起游泳、打輪椅羽球,讓自己更快樂。

「尊嚴,不能倚靠別人。」

逵易從半年前開始投入球拍穿線的訓練,至今已經穿線超過百支球拍,從初學時的一支工時四個小時,到現在只要一小時,摸索出許多訣竅,也對於這份工作越來越有成就感。

31253827856_8513afb22f_z

「也許因為是身障者,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又難許多。雖然比起過去在銀行一個月至少還有27K收入,現在少了些。但來協會工作讓我可以脫離銀行裡面的勾心鬥角,還有越來越大的業績壓力。以前的生活就是上班後回家,就是個宅男。但現在我會開始運動,而且有真正的一技之長,還能培訓其他需要幫助的身障者。」

除了穿線本身的技巧之外,在過程中,逵易為了讓技術品質更好,自己還花了很多時間研究不同材質和孔洞數的球拍差異。採訪過程中,他不斷分享著每一次特殊的經驗和學到的技巧,還不忘分享不同品牌線材的差別還有價格,雖然一支球拍的穿線只收150元的工本費,但逵易非常驕傲自己能有一個可以分享的技能,很熱愛在球場上分享自己現在的工作,希望專業能被看到,並且帶著協會其他的身障弟妹,一起讓工作室更好。

「我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只要一點小出錯我就會重來。至於技巧是什麼,沒有呀!就是一直練習一直練習!」

30468398424_65e7b9f013_z

也許我們很難理解失去雙腳的感受,但我們都能夠知道,找到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情有多幸福。尤其是用自己的雙手,用生命實踐來證明,我們有能力度過所有障礙的那一刻。

目前他們正努力尋找資源,希望籌備球拍穿線工作室,創造一個無障礙的工作環境,提供給完成穿線技能培育的身障朋友,能夠開始投入工作的機會,照顧自己的生活。想要幫助他們或進一步了解可以詳看以下【球拍穿線工作室】募資計畫 連結

Shar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