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美麗的圖騰與生命永恆。刺青設計師 林小安

by 趙 浩宏
文/ 趙浩宏
刺青是古老的藝術形式,無論在世界的哪一個地方,幾乎都能發現刺青的蹤影,讓不同的圖騰刻印在人體上,象徵著勇氣或是各式各樣的信念與期盼。
隨著多元文化的影響與交錯,刺青在臺灣已經廣泛被接受,不但有著不同風格的刺青圖騰,在身體的不同部位也都有刺青愛好者選擇刺青的方式。也因此,刺青師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角色,他們不但要會設計,還要會繪圖和使用刺青筆,更要有能力面對血液和各式各樣的客人,讓難以抹除的藝術與身體同在。

從平面設計轉職刺青設計師
一從台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畢業就依循專業做平面設計的小安,大約在工作一年後開始接觸刺青師的工作,最早會接觸刺青是因為原本也是平面設計師的哥哥在因緣際會下,和自己的學長到澳洲學習刺青技術,做了半年的刺青工作以後回到故鄉台中開了一間刺青工作室。小安坦承一開始滿排斥這個工作,覺得在別人的身上進行創作,如果刺錯或是刺醜就要為客人無法改變的刺青負責,她覺得這樣的工作壓力很大,但後來因為哥哥的鼓勵和不斷練習與嘗試以後,心境改變很多,畢竟擁有一定的技術後,就比較不容易失誤,覺得也沒有一開始想得那麼可怕。
會成為一位刺青師,小安覺得很大部分是因為自己的哥哥需要她。回想起當時的自己其實對於人生有很多質疑,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當平面設計師,是否要當平面設計師一輩子,卻又不清楚自己想要做些什麼。曾經在過程中想要回到國高中時的夢想,當插畫家,但後來還是被哥哥說服,獲得家人支持,一起成立工作室。後來自己刺青的工作逐漸穩定,預約都必須提前三個月之後,小安才把其他事情都擺到一旁,專心擔任一位刺青師。

優秀的刺青師不該停止學習
「其實我一直沒有停止摸索,因為刺青這件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雖然小安已經做了一段時間的刺青師,但刺青就像其他藝術創作者一樣,有非常多元的風格和技巧可以變化,所以她從來沒有停止學習和嘗試。對於小安來說,要建立自己的風格必須不斷創作和嘗試,就算在同一個工作室,小安和哥哥的風格就有很大的差別。風格比較寫實的哥哥和比較喜歡可愛風格的小安會吸引到不同的客人來選擇他們的圖,「刺青就是藝術,會有不同的愛好者與收藏者。」
刺青讓它獲得更多客人尊重
比起平面設計師的工作,小安相對喜歡現在的工作,尤其是每一次遇到不同的客人或是自己在設計新圖時,都能從過程中學習到新的技術和想法,讓自己覺得每天都在成長,這種充實的感覺讓小安更確定這是自己所喜歡的。除此之外,比起過去平面設計工作,小安覺得最大不同是客人對待自己的態度。在以前做美編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都幾乎以客人為主,被他們的要求所指示。但現在的工作可以讓她有更多機會跟客人說自己的專業在哪,客人也幾乎都會百分之百的相信刺青師,相信師傅的審美觀、技術,還有建議,客人也客氣很多,都會帶吃的來慰勞自己。
除此之外,小安雖然認為刺青師的工作相對不穩定,有時候可能就會因為預約沒有滿沒有排到下午的時間,但收入比起平面設計師還是好很多,尤其在名氣與風格辨識度越來越高以後,就更能有穩定的收入與客人。

如何成為一名刺青師
要成為刺青師必須先認識刺青。刺青的流程有幾個步驟,首先要先決定自己想要的風格或是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圖,確定之後刺青師會先把圖畫在身上看看感覺,如果沒有問題就會報價和簽預約單,付了預約金和看完刺青要注意的事情以後就會約時間刺青。如果是要另外設計的圖就會約一些時間設計,經過幾次設計和討論以後才會定案。
刺青畢竟是學校沒有教的專業,所以要入行還是得從刺青學徒開始。學徒平常也是要做許多雜事,包含打掃和整理環境,然後客人來的時候會優先請學徒出去和客人溝通,讓他們練習了解客人需求和提供意見。在基本功方面,學徒平常要會基本的刺青機的裝針、消毒、轉印,還要每天練習設計刺青,但要直接刺客人還需要一些時間,必須在師傅認可以後才能開始練習人工皮一陣子,畢竟刺青機不像彩色筆,它很重又會不斷的震動,每一條直線都需要非常大的力量,每個人的身體材質和柔軟度也不同,圖案本身不同的筆觸也需要轉換不同的針頭和換色,需要很多時間與經驗的累積,不然刺錯了就很難修改,是一門需要時間鍛煉的技術。

Recommended Posts

耐用與美觀兼具的高品質原木家具。高仕隆原木傢俱二代傳承 劉泉宏
1 月 07, 2023

插畫的溫柔力量——訪談小路有畫說
1 月 07, 2023

走過三十五年繁華的原木專家。高仕隆原木傢俱 劉家在
11 月 0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