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餐服副國手黎惠婷:六年夢想破碎的寫實,失敗也可以很浪漫

by 趙 浩宏
文/ 趙浩宏
我很喜歡研究夢想,研究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如何在生活或是自我期待中定義自己、找尋方向。不過,浪漫成功的故事已經太多了,在真實的生命中,如何讓失敗變浪漫才是真正重要的。
走訪臺灣,我在各種工作環境中採訪過許多人,但這是第一次真正的因為失敗而感動,真實的從堅強的女孩身上感受到一個夢想如何在堅持的路上被確信,卻在觸手可及的地方被連續擊碎,直到徹底的不可能再實現。但這一切卻是如此的青春與浪漫。

「第六年的時候,我了解到,那是我的夢想。」惠婷說著,眼眶逐漸泛紅,對她來說,「夢想」這兩個字現在說起來非常哽口,每說一次,就像有顆沉重鐵塊從喉嚨塞入,隔著胸腔緊緊壓著心房。
夢想如今說起來是如此的過分殘酷與美麗,壓上心房的沉重,讓女孩白皙的眼瞼上多了兩條紅色的痕跡,那是夢想離開後留給她的紀念。
很多人會說,人生最精采的不是完成夢想,而是堅持走在夢想的道路上。但如果有一天,路消失了呢?
「全國技能競賽每年辦理1次,選手年齡為21歲以下,並配合2年1次的國際技能競賽辦理國手選拔賽。而惠婷從15歲拼到21歲,當了三次第二名的副國手,而副國手等於第二名,但你不是國手。」
坐在明德高中的餐飲服務教室,我和目前就讀高餐休學中的惠婷在這個每天都訓練著頂尖餐飲服務人才的空間一起回憶,回憶在10月17日以前,惠婷為了追求夢想的整整六年。
一切從高中一年級開始,沒有夢想
「加入餐飲服務社團後,有一天老師就說要選學校選手,但當時我對選手沒有任何概念,也不知道要幹嘛,但幾個同學就相約說一起去考試,我就跟著說好好好,就去了,但就這樣一路篩選成為學校的代表,然後拿到全國金牌。雖然自己從來不覺得才高一的自己有勝算。」
惠婷投入餐飲服務訓練的起點其實十分的突如其來,那年高一的她,和許多十六歲的高中生一樣並沒有什麼方向。當時,班上來了幾位學校培訓餐飲服務選手的社團學姐,和新生們介紹餐飲服務的訓練和好處,雖然當時她沒有報名,也沒有意願參加,但依然被主任看到,要她去嘗試一起接受社團的訓練。
高一那年,完全沒有經驗的惠婷跟著實力堅強的學姐一起參加了餐飲服務競賽的中區賽,心想那一年只是去「比經驗的」,但在比完中區分區賽後,當時對於成績不抱有任何期待的她,卻因為新考題「宴會服勤」項目的成績優異,意外成為明德高中選手中唯一晉級全國決賽的選手。然後在當年,跟著同樣是明德高中校友,準備要代表台灣到英國比賽的國手學姐一起練習。
「當然大家很驚訝是我比決賽,當時自己很小很菜,跟著學姐一起很緊張。我記得當時每天都六點起床,七點到學校吃完早餐就開始練習,然後就一直練練練,直到中午學姐跟我說『吃午餐囉』,然後吃了大概十分鐘就又開始繼續練,也一樣埋頭練習,不記得時間,直到學姐再次提醒我說『吃晚餐囉』,然後同樣只吃了十分鐘以後繼續練到晚上可以回家。」
九月,剛升上高二的惠婷在第一次參加比賽就獲得了全國決賽金牌,也引起許多媒體關注。但那一年,惠婷每一天都覺得很累,對於面對年齡和經驗都比自己豐富的各地選手的比賽也沒有信心,只想要趕快結束這一切,但卻出乎眾人意料獲得了全國金牌。
然而,這只是惠婷六年逐夢的起點。

踏上爭取國手的路,是充滿懷疑和不確定的
在只花了一年就獲得餐飲服務全國金牌,而且確定可以保送升學上高餐的隔年,惠婷原本心想訓練真的太累,不想繼續參加隔年兩年一次的國手選拔。但在一直陪伴著惠婷的欣宜老師分享了過去自己當國手出國比賽的經驗和持續鼓勵後,惠婷轉念要在升高三的那年參加國手選拔賽,重新開始訓練,準備和比自己有更多經驗的選手們角逐選拔賽。但最後,雖然她以第一名成績進入最後決賽,但她並沒有獲得國手資格,僅以第二名的成績成為「副國手」。然後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升大學進到高雄餐飲學校。
「副國手,就是差一點點可以當上國手,但你不是。」
僅管並不真的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但惠婷在全國金牌和獲得「副國手」資格以後,身邊多了很多鼓勵,「就只差一點點」的聲音無論是來自旁人或是自我期待,讓笑著說自己好像有選擇障礙的惠婷當時猶豫不決,因為在上了大學以後,參加國手選拔的決定將意味著自己必須再一次讓自己將信心補齊,而且暫停學業全心投入。
最後惠婷決定了,在大一下休學,全心第二次投入國手選拔賽。
「和前一次一樣,差不多吧,我只能說…就只能說…是運氣吧…運氣很重要是真的,就像我小高一那年,也是運氣很好。」
她雙手在胸前交叉,用濕紅的雙眼看著一無所有的白色桌巾,她用「大受打擊」來形容第二次成為副國手的那一刻,那是她第三次面對自己在充分準備和擁有信心以後,再次止步於一微米的距離前失敗,那是惠婷投入餐飲服務競賽的第五年。回想著當時,惠停又重複了兩次「運氣很重要」。
在那個時候,惠婷就決定再也不要比,覺得自己盡力了。但卻也因為對於追逐目標的習慣,讓她開始重新思考,到底這麼多年來自己在追求的是什麼?
「我想對於當時已經決定不要再爭取國手資格的自己來說,又參加兩年後第三次的國手選拔好像很矛盾,但我想這可能是因為在當時餐飲服務已經不知不覺成為自己的興趣了。但當時身邊很多人很納悶,問我為什麼每次打電話聯絡我時,我都跟他們說我在比賽,問我到底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為這種東西休學,問我就算當了國手又有什麼好處。」
但在經歷了這麼多以後,惠婷終於知道自己該如何面對這些質疑,也為一直在迷網中期進的自己找到了一個屬於生命的答案。
「因為這是我的夢想。」
惠婷開始自信的回答許多質疑的人,也回答了始終不確定的自己。那是惠婷花了五年比國手選拔都以副國手做結之後,那一年惠婷20歲,終於在第六年投入21歲屆齡前的最後一次國手選拔前,眼前的迷惘消失了。

「比到現在真的沒有後悔,雖然…雖然三次都沒有選上,因為這中間,我一直在累積自己的興趣,雖然我花了六年一直在失敗,但我也一直在重新累積新的自信。而且這段時間也讓我認識了很多幫助我的人,所以沒有後悔,也沒有遺憾。」
惠婷在10月17日再次成為副國手,她很勇敢的坦承自己的失望,因為這一次她給自己準備了更多的自信心,卻再次輸了一微米,也再也沒有機會完成自己的夢想。現在的她,只想好好沉澱自己的生命,不過她擦乾眼淚依然樂觀,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就算有些失敗將無法改變,但只要再下一次我們能找到更大的信心前進,失敗也一樣珍貴,失敗也一樣可以很浪漫。
Recommended Posts

不停實習夢想打造自己的餐酒館 蘇靖涵
10 月 20, 2021

身體力行,渴望走出台菜創業之路 陳柏誠
10 月 19, 2021

讓臺灣牛肉麵遍佈中國 老張牛肉麵 陳相仁
10 月 04,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