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技術後取學歷,工業配線銀牌羅國嘉

by 職人編輯部
文 趙浩宏 / 圖 羅國嘉提供
羅國嘉
嘉義高工電機修護科、高應大電機系。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工業配線職類銀牌。
「全國賽到國際賽,是由許多機緣所累積出來的,也許我在校成績不好,但經過成長中的思考、努力與實踐,我改變了自己,擁有了一技之長和難得的經驗,面對未來的種種挑戰。」
從國中技藝班出發進入技職體系,目前就讀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電機系的羅國嘉在43屆巴西聖保羅國際技能競賽代表臺灣打敗各國的年輕選手,獲得工業控制銀牌。讓曾經在升學體系受挫的他證明年輕人除了讀書,學習技能也是讓自己成長的方法。
從國中技藝班到實用技能班
我內心一直覺得我比不上正規班,一直不敢去爭取榮耀,一直自認為比別人爛。甚至不會主動去跟正規班或是綜合高中的人交朋友,總覺得被貼了標籤。
羅國嘉之所以會進入技職體系是因為自己國中時成績不好,但因為自己參加了國中技藝班的電機電子組競賽成績不錯而且產生了興趣,所以選擇保送嘉工電機修護實用技能班。除了成績以外,羅國嘉之所以會選擇電機電子也是受到家庭環境影響,國中時就跟著爸爸到家裡的冷凍公司打工,跟著師傅做一些電工後覺得很有趣,也讓他建立了自己對於電機的熱情,奠定後來擔任國手的方向。
高一下學期面對第一次的工業配線丙級檢定,可能是天分的關係! 我很快就進入狀況,並且被 陳敏雄主任提拔當做工業配線選手。
進入嘉工以後,羅國嘉因為成績在班上不錯,讓主任看上,認為他能夠利用技能競賽成績的管道繼續上科大專研技術,所以建議他成為嘉工的培訓選手。一開始羅國嘉的想法很單純,只是為了前三名的保送資格可以升學,拼個國立科大而成為選手。但在高三獲得工科技藝競賽金手獎擁有保送資格後,當時擁有一身好本領的他,又再次為了學校賦予他的榮耀還有一萬塊獎金參加43屆全國技能競賽,並且從南區第一名一路到全國決賽獲得全國冠軍(該年度沒有國手選拔)。


記得每天放學,都要留在工廠練習。幾乎都11點多才回到家,半夜複習老師上課的內容,常常熬夜到3、4點才休息。但是現在想想這些都是值得的,真的很感謝陳彥鈞老師,不離不棄糾正我們的錯誤。因為老師的看重,迫使我必須認真上進,雖然是實用技能班但是我拿了連續三年的班上第一名。
成長與追求,回鍋爭取國手資格
到了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羅國嘉因為嘉工的主任和南訓的老師覺得自己難得的高水準技術可以嘗試爭取國手資格,所以就在那一年被老師說服休學回到嘉工和南訓拼工業控制國手資格。雖然一開始羅國嘉認為只要把書念好就行,但後來主任跟他說「每年台科大畢業幾千人,但能有幾個有機會擔任美兩年一次的國手得到國際競賽經驗。」所以他就被說服參加了,背負著前面兩屆都是嘉工擔任國手的傳承壓力。

這次是為了榮耀還有自我實踐
我決定自行犧牲掉玩樂、聯誼、休息的時間,自己騎著機車從高雄騎到官田練習。然後練習完之後再自行騎機車回去上課。雖然很累,但是我知道這是我的使命。
前進國際賽的路充滿艱辛,光是為了取得資格就面臨很多挑戰,尤其一開始家人並不支持,認為羅國嘉就好好把書念完就好,但後來還是花了時間和家長溝通,答應他休學拼賽國手資格。當時國手選拔賽前的訓練十分辛苦,一開始還在學的羅國嘉要邊上學邊練習,每個周末都沒辦法參加學校的活動,還必須從高雄騎車到台南官田的台南職訓中心受訓,結束後再騎車回家。
但也因為前面艱辛的訓練,讓羅國嘉不但取得資格,而且在之後的國手培訓時輕鬆很多,工業控制項目的國際賽比起臺灣的全國賽簡單很多,所以當羅國嘉取得臺灣冠軍的同時也等同於他的技術已經技冠全球。而他後來也成功為台灣奪得國際技能競賽銀牌,讓全世界看到臺灣的工業配線技術。
工業控制的項目一共比賽二十二小時,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畫電路圖一小時,第二個是故障排除一小時,第三個是最困難的自動化裝置的安裝設計,他會給你兩面空白的牆壁,你必須把規定的配備鎖上去後開始配線,最後開始打程式,完成人機介面,建立好可以控制工廠生產線的工業配線。不同於一般人對於技職生的刻板印象,像羅國嘉這樣的栽培選手,不到二十歲的年紀就已經擁有幫工廠安裝和建製複雜自動化裝制的能力。
如果我在國際賽不幸沒有拿到名次,傷心是一定的但是希望自己不要消沉太久。不要覺得你自己浪費這五年的時間,當上國手到頭來卻是一場空,因為你並沒有失去什麼,其實你從中獲得的太多太多了。
羅國嘉跟我分享了他比賽前寫得短文,在一路艱辛與孤單過後,雖然心中肯定有著得失心,但他卻在過程中成長了許多。從當年那一個只想有間學校的小孩到現在,他已經成為一個擁有高超技術的配線技術士,拋去功課不好的自卑,他擁有別人無法奪走的技術和自信,必且代表臺灣、代表嘉義成為世界銀牌。
最後,我們用幾個問題讓大家更認識國際技能競賽中的工業配線和羅國嘉自己學習生涯的經驗和分享。

編:在國際賽比賽和臺灣有什麼差別?
在臺灣的比賽難很多,全國賽的題目量很大,而且要符合尺寸規格很難。所以比賽最後的取捨很重要,有些部分分數很少就放掉,如果分數比較高,就把他做準一點。從以前到現在,幾乎沒有選手把所有項目都做完而且非常準確。所以在全國賽能得名的選手,到了國際賽上幾乎不會覺得困難,只要能把規格做仔細做準,分數不會差。而寫程式的部分,全國賽也難很多,還要計算流量,在國外就是很簡單的流程圖。
但其實在出國前會有非常多的練習,還包括兩次的模擬賽,只要兩次沒有通過就不能出國參加國手賽。
編:高中選擇實用技能班的你和其他普通班有什麼差別?
我當時讀嘉義高工實用技能班,在嘉義高工,全國技能競賽因為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所以都是由實用技能班的學生負責出賽,普通班的學生頂多自己出來比工科賽,因為項目單一,不用花多時間準備,比完就可以回去上學繼續拼統測。
不同於普通班,實用技能班的課程以實習課居多,將近有七成,會多很多時間在學校工廠,輔助大家考取證照(比普通班多五張證照),有些老師在學科上教學的取向也會不太一樣,會簡化上課內容,以學生到職場可以用到的工具為主。所以在實用技能班的同學要升學就會相對困難,在三年級其他同學在拼統測的時候,我們會以拼最後一張乙級證照為目標,學校課程相對放棄統測得考試項目。不過目前同學有大約三成去工作,然後有一些去當專業役,但大部分還是繼續升學。因為我們嘉工的老師還是會鼓勵我們繼續念書,但念書的目的比較像是為了畢業證書,因為我們都已經擁有了比其他學生更好的技術,畢竟其他學生上大學也不一定能學到技術。
當時職訓局的老師就和我說,我有了技術就算找不到工作,可以去職訓單位當講師教課,可是如果要回去,最基本的還是要看學歷,如果你只有高中學歷那也沒辦法。所以無論如何我至少要拿到一個大學的畢業證書。
編:所以如果你當初高中就進入職場,會有工作機會嗎?
可以,還是會有工作。但對我們電機修護科來說,都會是非常基層的工作,我覺得我做那些工作做久了,可能也還是會留在同樣一個職位上,所以到科大學一些東西,以後進入職場才能到比較中上層級的職位。就以配線為例,雖然我現在可以配得很好很快,但等我老了,年輕人還是可以很輕易的超越我,優勢就會不見。
編:那這樣你會不會又等於去跟當初選擇升學的同學在自己不擅長的學科上競爭呢?
不會,我進到科大最大的目標就是學歷。我學長,上一屆的國手現在自己在外面包工程,我學長就希望我有時間就去幫他,我就可以在空檔的時候繼續學習工程的技術,等自己更成熟以後,我就可以和學長自己出來開公司。讓學術基礎來幫助我專精的技術。
Recommended Posts

FISU 啦啦隊世界銅牌特訪。和夥伴同進退的浪漫 輔大啦啦隊隊長 李孟哲
10 月 23, 2018

走過黑暗國中,因技職重生的世界汽車技術金牌 陳泯亨
7 月 25, 2018

自我鍛鍊的嚮往,讓服務成為專業 第43屆餐飲服務國手 陳文意
1 月 12,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