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前進國際的健康照護國手,43屆國際技能競賽優勝蘇庭儀

by 職人編輯部
文、圖/趙浩宏
健康照護職類在2013年臺灣才首度列入全國技能項目,並且於2015年第一次參與國際技能競賽。目前就讀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的庭儀,不但是臺灣第一屆全國技能競賽的健康照護金牌,也是第一個參與國際賽並於巴西拿下優勝的選手。庭儀的出賽,爲臺灣健康照護職類開啟了一條邁向國際的路,帶領臺灣的護理競技,開始認識他國的訓練方式與技術。
我們這次很開心能有機會採訪庭儀,見到一個真正熱愛護理的女孩,她不但代表臺灣出國爭光,在學科和技術面也都十分優秀,對於助人的熱情是她之所以能不斷前進並且克服壓力的原動力。讓我們從本次訪談中認識庭儀,並更深入了解國際競賽的難得經驗。

編:請問庭儀為什麼會想要念護理?
庭儀:
一開始會念護理是因為自己考試成績沒有非常優秀,所以在普通高中與技職的選擇上,爸媽建議我可以選擇五專,趕快培養一技之長,找到較穩定的工作,也因為當時國三的我其實也不是個很有主見的人,所以聽了爸媽的建議選擇馬偕護專。
編:一開始學校是怎麼帶領妳擔任選手投入比賽?
庭儀:
在專四升專五的時候學校會選出合適的選手,我還記得當初我才剛實習完就接受兩個禮拜的密集訓練,整天都在練習,然後參與全國技能競賽,因為當時是第一屆所以不像其他職類有區域賽,直接就進入全國賽和隔年的國手選拔賽,分成兩階段競賽,最後從前三名中選出國手。

編:請問庭儀,比賽與在醫院的實習有差別嗎?
庭儀:
比賽時需要注意的項目比較細節,很多是實習的時候不一定會這麼注意的,簡單來說,醫院實習會比較多元而且臨床,比賽的要求則是比較制式化、比較嚴謹。全國技能競賽是根據國際技能競賽標準出題,和臺灣的醫院現場有很大差別,畢竟在臺灣醫院的臨床護理師沒辦法有那麼多時間可以爲病人作衛教服務,不可能像競賽花二十到四十分鐘去教導病人,作那麼詳細的衛生教育。臺灣的醫院人力很缺,根本沒有時間作衛教工作,多半就是給藥和基本的提醒,不像競賽標準光是高血壓就需要花四十分鐘。臺灣大部分的醫院就是給一張衛教單張,在紙上劃一些重點就結束。
編:庭儀記得當時在國內的競賽有什麼特別的挑戰嗎?
庭儀:
最辛苦的是國手選拔賽的時候,比賽時間剛好是我專五的時候,當時不但要考五月的二技考試還要考八月的護理師執照,所以時間非常緊湊,只要一有空檔就要練習,白天準備國手賽的競賽題目,晚上還要準備學科,真的非常的疲累。當時很擔心自己無法兼顧所有的事情,非常掙扎,但因為老師不斷的鼓勵與陪伴才讓我度過那段時間。國手選拔賽我覺得滿恐怖的,全國賽完全不能比,除了題目變得更多而且都需要使用英文,場地也從小空間變到開放式的南港展覽館,有更大的壓力。
編:英文在這個職類是特別重要的嗎?
庭儀:
健康照護職類是所有項目中最重視英文能力的,雖然在國際賽時可以不用英文採用隨身口譯且加時五分鐘的方式運作,但臺灣的裁判長認為健康照護著重人與人的互動,以英文直接與病人互動仍然非常重要,所以在臺灣的競賽也非常重視英文程度。像是國手賽的最後一個階段除了兩題實作題和自我介紹以外,還有一題英文筆試,必須書寫全英文的照顧計劃,需要在45分鐘內安排三個病人的照護流程,每個病人有大約三個任務,安排一天不同時間點必須做的事情。例如要作口腔護理,就要寫下時間、執行內容和做這項事情的目的。我覺得在當時,自己也因為英文比較好而對於成績有很大幫助。
編:請問庭儀,在當上國手後是如何進行訓練的呢?
庭儀:
當上選手以後,我也進入了北護,所以變成由北護的老師和馬偕護專的老師共同協助我,但因為臺灣是第一屆參加競賽,所以老師們和弘光科大的裁判長花了非常多的時間了解比賽細節和協助我增強能力。除了在兩邊根據老師不同的專長交互訓練以外,也繼續加強與病人的英文對話,因為醫護術語在馬偕就學時就學得很扎實了,所以主要以加強會話為主,當時北護找了三個外籍生來幫助我練習。另外,也因為自己當時才五專畢業,實務經驗比較缺乏,所以也到了許多競賽題目會出的場域打工實習,讓自己更能夠進入情境。

編:請妳分享一下43屆國際賽的比賽情形。
庭儀:
國際技能競賽的比賽主要分成四個情境,分別是醫院、居家、日間照顧、照護機構,而每個情境又有四個考題。在到巴西競賽前一個多月其實都已經清楚國際賽的情境和標準病人會說的語言,所以當時在臺灣就必須把題目記清楚並且用英文訓練,我當時的優勢就是花了很多時間訓練英文,不然像是墨西哥選手到了競賽時還必須一邊說西班牙文一邊等翻譯,就會讓病人感覺到有所落差。
雖然事先都知道國際賽時會出現什麼病人和說什麼樣的話,但還是會有一些現場應變的需求,像是有一題就是一個失智症的老人要找我跳舞,我當時就跟他說「那你可以教我嗎?」然後他又要求我教他,所以我就帶著他跳舞,但這樣的情形在比較保守的國家或是臺灣可能就不一定那麼適切。
編:學了七年護理,從一開始的沒有想法走到現在,妳喜歡護理嗎?
庭儀:
我喜歡呀!我喜歡的是在護理工作中所得到的成就感。我喜歡看著病人因為自己的衛教、一個不經意的關心、幫他調整到一個舒服的姿勢,或是幫忙想了一個可以解決他現有問題的方法,我喜歡的就是護理過程中讓病人好轉所帶來的成就感。不只是讓病人變好,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到如何讓人變得更好的方法也讓我感到快樂,知道下一次遇到病人時可以清楚要怎麼作!

庭儀即將要進到臺北榮總,她很期待自己的護理師生活,期望能到內科或是急重症病房幫助更需要幫助的病人,因為護理工作的價值讓她充滿動力持續前進,也因為擔任過健康照護國手的經驗讓她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更加了解護理是她真心喜愛而且願意為之付出的工作。除此之外,她的國際賽經驗對臺灣而言也十分重要,她滿腔熱忱地在最後告訴我們,她會努力將經驗傳承給往後的國手,讓臺灣的健康照護專業愈來愈進步,成功開拓前進國際的道路。

Recommended Posts

自我鍛鍊的嚮往,讓服務成為專業 第43屆餐飲服務國手 陳文意
1 月 12, 2018

逃離升學主義的愛玩女生 國際技能競賽設計金牌 黃于貞
12 月 27, 2017

第44屆國際技能競賽 4金1銀5銅27優勝完整選手與學校成績整理
10 月 20, 2017
可惡,想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