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餐旅管理系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餐旅管理系

文/圖 鄭友婷

以學生興趣發展為依歸,屏東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實務與理論並重的課程,讓學生不僅培養精湛廚藝,更能成為管理階層菁英。未來無論自行創業或就職,學生都能擁有貨真價實可學以致用的領導能力,是屏科餐旅系所重視的理念與價值。

豐富資源是學生最佳後盾

大一接觸基礎概論,同時培養基本餐飲製備的能力。大二以專業性的管理課程為主,廚藝課程為輔。三年級著重校外與校內實習,到了四年級,必修的實務專題課程,大致分為三類:學術研究、實作(如研發菜色)與其他(如創業發想)。並可利用校內的豐富資源,從源頭到餐桌,從生產端到餐飲、服務端,以完整的供應來支援同學多元發展。學校產學合作中心也提供資金補助申請,鼓勵實質創業。

激發創新力 實習餐廳不設SOP

三年級時每學期會由不同班級所組成的團隊來經營餐旅系的迎賓館與烘焙坊,每週三、四對外營運,屬校內實習。製備、餐廳開設、菜單設計、室內主題呈現設計⋯⋯等所有與餐廳實際營運相關事務,都由學生一手打理,體驗從無到有的每一個細節。透過實際參與,學生能有更深層的探索,除更加確立自我興趣之外,也經由組織化的團隊合作獲得成長。系主任劉敏興補充,學生創造力無限,學校提供一個不設限、不設SOP,讓孩子們能自由創新活用的場域。

在地資源解決在地需求

屏科餐旅系也與恆春工商觀光科與餐飲科合作產攜專班,透過甄試入學,課程設計較著重於廚藝、飲料調製、房務⋯⋯等技術操作面。學生大一至大三在校學習,在三年級下學期與四年級上學期時,統一規劃分發至恆春地區的國際觀光飯店實習,如墾丁福華、凱薩、夏都以及華泰瑞苑。希望能將所學回應於當地的產業需求,讓在地人才留在家鄉,進而紓緩觀光地區員工流動率較高的情形。

目前大一,也是45屆全國技能競賽中餐烹飪第二名的葛品妤表示,因為自己不喜歡讀書,所以國中參加樂學計畫,免試入學到了中山工商餐飲科。也因當時「能推上哪一間學校就直接去吧!」的想法,一開始其實對餐飲並沒有很大熱情,但就在一次實作課被老師發掘而擁有參加中餐選手培訓的機會,認真投入後找到了興趣。而同項競賽獲得第三名,就讀二年級的莊佩萱,從小就覺得做菜煮飯很有趣,常常跟著母親在廚房裡幫忙,如此耳濡目染,高一開始就對自己有目標,參與各項比賽。「其實我對餐飲領域各個項目都有去了解,覺得自己比較能勝任中餐,也就一直這樣走下來。」。

透過在飯店打工,兩人會把在飯店所學習到的手法帶進練習裡,在學校做一道菜必須從頭到尾包辦所有作業,但飯店廚房的工作是一個大流程,分工較細,因此在一次只能把一樣事情做好的情形下,可以讓自己檢視並更加強基礎,訓練耐心。

指導老師陳文東表示,中餐十分多元,有八菜系,還細分麵食、點心、家常菜、創意菜⋯⋯等,只要每個細部都嚴謹練習、實務基礎打得扎實,在經過中餐烹飪講求速度、體力、耐力的考驗後,未來要延伸學習西餐、異國料理都會相對好上手。「技術可以慢慢培養,有興趣最重要。」陳老師說,每個領域各有其技巧性,但只要是進廚房都很累。兩位女孩早已在日常生活般的魔鬼訓練中成就一身功夫,且從中所獲得的成就感讓她們不覺一點辛苦,往後都希望自己更加琢磨於中餐技能,成為優秀的廚師。

Shar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