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家商美容科建教合作專班 × 姿也髮型

by 職人編輯部
對談人:
高雄市三信家商吳澤民校長
姿也髮型沈子茗總經理
高雄市三信家商美容科李吉倫主任
採訪、攝影/趙浩宏
撰稿/林芊妤
高雄市的三信家商美容科與姿也髮型,建立建教合作夥伴關係逾二十年,三信家商美容科建教班採三三輪調制,學生三個月在校三個月在店,沒有寒暑假。
品質、價值是尊嚴的起點!
學校是最重要的中間人
往昔建教生淪為廉價勞工、超時工作的情況時有所聞,權益保障法應運而生。政府於民國102年頒布「高級中等學校建教合作實施及建教生權益保障法」,讓學生在職場能得到更完善的保障,該法規之下,學校扮演守門人的角色,為學生把關建教店家的品質。學校須挑選口碑店家、評估工作環境及店家培訓規劃等。除了把關店家品質,美容科主任李吉倫認為,學校與業者必須互助,並維持良好的溝通。以三信家商為例,學校先給予學生較嚴格的訓練,再將學生交給業者,讓學生有更足夠的準備去面對職場上可能遇到的各式客人,也減低業者的疑慮。若同學在職場遇到問題,學校則擔任與雙方協調溝通的角色,了解問題後,再引導、訓練學生解決問題,並評估學生特質,是非常重要的中間人角色。

李主任也點出,除了教育學生、居中協調,學校還有個要務便是「教育家長」。她說明,家長有時並不明白學校的教育立場及業界生態,有些觀念很可能反而阻礙了學生的學習機會,需要透過不斷地說明、溝通,讓家長了解學校與業者規劃訓練的用意。在與業者溝通之間可能有些外行人並不瞭解的「眉角」,因此校方也建議家長,收到學生對職場的負面聲音時,應向學校反映,由校方出面瞭解、溝通,避免直接質詢業者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三信校長吳澤民表示,現今價值觀下,很多來到職校的孩子在國中時期可能因學科表現不佳而不受師長認可;建教班學生更有部分是因經濟因素考量,而選擇提早進入職場。吳校長說「品質、價值是尊嚴的起點」,他認為,秉持自信心必然有助學生在職場的表現;學校執行建教合作,除了讓學生擁有經濟能力、獨立生活,最大的成就便是使孩子由工作中得到滿足感,獲得心理上的增強。
不只育才,更要留才,企業從零開始
成就一位髮型設計師可不容易。姿也技術總監郭淑娟負責建教生教育訓練,她認為,目前美髮技術的高職教育仍重證照考試,與業界實際需求有所落差。從認識店家環境、服務流程、心理建設到技術能力,甚至指導這些未來的設計師如何塑造自我形象,都從零教起。未來若留店成為正式設計師,仍有每季一次的國際技術交流,提供員工進修新技術及流行趨勢的機會。郭淑娟最大的使命,便是為姿也培訓人才、留住人才,在培訓的過程中積極為學生尋求機會,使設計師信任學生,讓學生上現場服務客人。她表示,店家各有一套服務方式與相對應的訓練模式,建教生由店家一手培育,不但可直接培訓為符合店家需求的人才,向心力通常也較強;對學生而言,不只能順利學到技術,更有直接管道可進入業界,排除許多競爭障礙。
姿也總經理沈子茗與郭淑娟表示,政府設立建教生權益保障法立意良善,但對業者而言不免在某些方面顯得綁手綁腳,例如:法案中對於工作時間的規定並不能符合各行業的真實需求;這項規定也使得學生在學的工作情形與職場實際情況有所落差。另,法條中針對員工與建教生人數訂定八比二原則,並為防業者欠薪,業者須先繳交保證金予學校,這些規則都會降低小型店家的合作意願,或減少店家任用建教生的人數,學生權益也因此受損。沈子茗也說,雖然建教生受法律保障,但美髮工作起步辛苦,學生退場率很高,一直是缺工的行業;不過也因此學生若有意願留店,多數都能成功進入姿也任職,且建教學生由姿也一手培養,畢業後相較於從基層做起的同齡大學生,已是未來的幹部新星。


提早進入職場,成就你的競爭力!
同學們常面臨抉擇,不知升學與步入職場的時機該如何拿捏。吳校長表示,三信提供多元的管道供學生依志趣選擇,在學時期校方為學生培養基礎能力,但除此之外技術能力亦可由更多方的路徑學習,同學若想擴充自我專業,如管理能力,則需透過升學。李吉倫主任則說,美容美髮行業在訓練時期待在店家現場是最耗體力的階段,相對來說講師工作體力負擔較小,但必須累積豐富的實務經驗才能勝任。現今的升學管道非常多元,她建議同學們趁年輕體力好的時候先打下良好的技術基礎,也同時累積將來作講師的實力,因此鼓勵立志從事美容美髮的同學先就業。
沈子茗經理也分享,許多姿也設計師在畢業後選擇先步入職場,累積實務能力及經濟本錢,再開始進修。他表示,學生步入職場同時也培養自身的心理素質,待了解產業後,往後的進修方向也將更明確。部分學生當初因經濟因素而選擇建教班,因此姿也也鼓勵學生先待在業界,將上個學習階段所帶來的財務壓力解決,再進入下個階段,壓力也將減輕許多。
吳澤民校長與李吉倫主任分享三信家商辦理建教合作的經驗:一、慎選廠商;二、鼓勵孩子增強自信;三、學校與業者互助,共同解決問題;四、學校選擇廠商但廠商也會選擇學生,因此學校須付出努力整備學生素質,才能創造多贏局面。
同學們對建教合作的看法又是如何?

邱鈞凱當初為了想更快進入職場選擇建教班,他說在店內有設計師個別教學,了解學生個人狀況,設計師可依練習或現場情況,針對個人指導不足的地方,相對學校教學收穫更大。
許景涵小時候常和媽媽去髮廊,從小就愛漂亮,嚮往設計師光鮮亮麗的形象。她表示自己不愛唸書,選擇建教班除了希望快速就業,待在現場著實也是自己的興趣。許景涵畢業後希望留在姿也,她說自己創業要煩惱的事情太多,想好好享受在現場服務的滿足感。
沈宜臻認為建教班是更有效率成為設計師的捷徑,她說剛開始很辛苦,也曾遇到客人認為自己是新手而要求換人的挫折。她分享,建教生必須多主動接待客人、協助店務,並要懂得察言觀色;在店內要主動觀摩,遇到問題則私下問前輩,解決疑問。
郭淑娟說,學生在現場難免遭遇難題甚至受到客人抱怨,但事後業者可直接針對問題指導,甚至親身作學生的練習對象。她認為,營造店內氣氛與設計師和建教生的關係很重要,若能由工作中得到樂趣,兩者間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不只提升學生學習意願及工作效率,也有助企業留住人才。
Recommended Posts

找到屬於自己的設計舞台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 毛衣組 林子嫙
10 月 22, 2019

平面設計師薪資成長緩慢 2019 年菲律賓薪水已追上台灣
3 月 25, 2019

跟著族群的記憶創作。排灣族木工學徒 黃浩
1 月 17,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