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手訓練,一個不斷自我成長的過程

by 職人編輯部
文/ 特派記者 傅鈺婷
圖/ 楊錦豪提供
楊錦豪
國立二林高級工商職業學校機械科,臺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第42屆國際技能競賽CNC車床職類優勝。
當年選填志願時,楊錦豪因為不喜歡念書而選擇了高職,成績剛好落在二林高工機械科。因老師推薦而投入參與比賽,第一次參加全國賽初賽只得了銅牌,調整心態後便在複賽拿下金牌,後也順利成為國手。訓練初期楊錦豪常因無法兼顧學業而心情低落。但嚴苛的訓練讓他不斷地告訴自己沒有心情不好的時間,應更專注於當下。

楊錦豪說,國際競賽選手間比較的是作品的精確度與製作成品的速度,跟國內競賽注重將複雜的工作圖化為實品的能力,差異頗大;另外,國內競賽的題目偏重實用,多是實際運用在汽機車、醫療器材產業的物件。他表示,車床競賽最困難的地方是識圖,完成作品的方式有很多,但如何找到最快的方法完成作品,完全得仰賴經驗的累積。
其實直到正式比賽前一天,楊錦豪都還很擔心自己的準備不足,幸好老師勉勵要他做好自己就好,才讓他放寬心去挑戰。楊錦豪認為,參加國際賽最大的收穫,就是在培訓中同時訓練自己的心態,告訴自己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能因為一點點挫折就放棄,「事情做了就要做到底,因為你無法預測未來會如何。」
楊錦豪說,機械科在以往常常被認為是黑手,但現在由於機械輔助,所以目前更偏向研製精密零組件。高職三年打下技術基礎,而大學訓練則走向研發。過程固然辛苦,但以目前的就業市場來說不用擔心失業的問題。學弟妹若有心要走這個行業,除了技術方面要努力,學業也需要兼顧才能達到平衡。未來他也會繼續研讀電機、機械方面的課程,因為他認為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東西,缺一不可!

Recommended Posts

自我鍛鍊的嚮往,讓服務成為專業 第43屆餐飲服務國手 陳文意
1 月 12, 2018

逃離升學主義的愛玩女生 國際技能競賽設計金牌 黃于貞
12 月 27, 2017

第44屆國際技能競賽 4金1銀5銅27優勝完整選手與學校成績整理
10 月 20,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