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職人牆, 餐旅群科 |
10 月 20, 2021
不停實習夢想打造自己的餐酒館 蘇靖涵
看著靖涵嬌小的身影在廚房裡穿梭,她動作俐落,將桌前的食材擺盤妝點,搖身一變成了件藝術品。就讀開平餐飲學校二年級的她,談吐間透露出滿滿的自信,讓人不禁想像這位女孩未來會成為什麼樣的大廚。
看著靖涵嬌小的身影在廚房裡穿梭,她動作俐落,將桌前的食材擺盤妝點,搖身一變成了件藝術品。就讀開平餐飲學校二年級的她,談吐間透露出滿滿的自信,讓人不禁想像這位女孩未來會成為什麼樣的大廚。
在炒著熱油、燒著大火的鐵鍋前擺好架勢,流露出熟練的手法與專注的眼神,就像是一名經驗老道的大廚——這是就讀開平餐飲學校三年級的陳柏誠同學,他對於未來目標擁有堅定的方向,早已親身實踐,構築起夢想的餐廳藍圖。
藍調如何與客家山歌結合,在第一時間真的很難想像,但在眼前的這一位高中生卻辦到了。他運用坪林地區所採集到的「相褒歌」原音,透過自己來自於血液深處的客家文化底蘊,與深厚的樂感,讓與當代閱聽人習慣已經過於遙遠的山歌,得到了嶄新的生命。
在以白色為基底的展覽空間,自學生邵一恩在為了佈置學習成果分享會來回穿梭的同學前,介紹他的油畫作品。在強調自由創作的實驗學校,不同性格的學生用不同的媒介讓想法與創意碰撞,從交集的過程中找到自我,而從高一就進入臺北市學學實驗教育機構的邵一恩也同樣在油彩與畫布之間,找到了一個渴求奔放的年輕靈魂。
在充滿各式各樣大型機械的織品服裝學系地下室,子嫙站在各色毛線之間操作著機台,熟練的身手可以看出這四年來的學習,還有過去一年畢業製作的刻意練習。各種紡織機穿梭運作是輔仁大學織品設計系的日常,在這一棟不算太大但十分乾淨而且充滿高科技紡織工具的空間裡,年復一年孕育著台灣當代紡織技術的人才。
「持續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是幸運又奢侈的夢想,如果能在三十歲以前於自己喜歡的專業上獲得成就、擁有名聲、找到可以互信的夥伴創業,更是值得稱羨,而眼前這一位美麗的超年輕技術長辦到了,不只是她的平面模特兒事業,而是指她在香港共同創辦的區塊鏈公司 Turing Chain,而她目前才剛結束前往柏克萊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的行程,大學休學還沒畢業。
這次採訪的對象黃宇欣,是一個十分熱愛自己專業的女孩,板橋高中畢業的她,雖然和多數台灣學生一樣在高中畢業前並沒那麼清楚自己的方向,但在志願序錯過日文與設計,最後進入輔大織品以後,很幸運找到了自己熱愛的領域。
文/趙浩宏攝影/趙浩宏、辛芷妍提供 「我很喜歡運動完的感覺,覺得運動完後心思清晰的感覺很好。可以幫助我更專注學習。」 從三年級就開始跑步的辛芷妍從小就很喜歡運動,當時就讀蘭雅國小的芷妍因為學校很推廣運動的風氣,所以和同學一起加入了田徑隊,參加北區運動會。對她來說,運動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想過要當運動員,但很熱愛在田徑場奔跑跳耀的感覺。
文/趙浩宏圖/趙浩宏 「我以前覺得一天到晚在講傳承和部落很複雜很煩,父親每次說得步驟很多,說完之後就什麼都忘掉,什麼要先做都搞不清楚,但在真的靜下來一年後慢慢發現,一切都很值得。」 黃浩,高中畢業,來自台東賓茂部落(Geomoru),是一個從屏東瑪家翻山越嶺到東海岸的古老西排灣族部落的年輕人。雖然出生的地方古語是指「經常豐收,糧食堆積如山」的意思,但他卻從小就因為部落人口外移、農業蕭條,而嚮往著外頭的世界。 不是運動員就是當兵 國高中的黃浩很活潑好動,喜歡有趣的事情。進入台東高中後,對於未來越來越沒有想法,而且對於課業不那麼擅長,所以期望往自己比較擅長的運動員方向發展。但因為部落有很多人當運動...
Continue Reading
身為一個老師以及社工,我時常遇到同樣的問題,而電競與設計、表演藝術、餐飲觀光特別容易成為孩子想不到方向時的避風港,所以如何確認孩子對於電競真的喜好,或者只是對於當下的逃避,也正在不停地找尋合適的方法。不過在進行釐清以前,我們必須承認,電競是一個「正經」而且有出路的選擇。
國中時被師長們當作問題學生的陳泯亨有著自己認為「很黑暗」的學習歷程,始終找不到學習動機而且被老師不公平待遇的他直到進入彰師附工汽修科以後,才被恩師李汯緯發覺他的天賦,每天留在學校勤練技術,在高中就獲得了全國技藝競賽金牌、全國技能競賽中區賽金牌、全國技能競賽全國賽金牌,並且在應屆取得國手賽第一名前進阿布達比代表臺灣參與國際技能競賽,於去年獲得世界冠軍的殊榮。
程昊是現任中華台北國家代表隊的後衛,在臺灣像他一樣堅持自己的夢想到成年的足球選手非常少,大多數的年輕球員都會在國中升高中時被迫放棄運動員身份,畢竟對於一個 15 歲的小孩來說,要同時在密集的訓練中面對社會與家庭的壓力,還有體制化教育的升學與課業壓力,太過嚴苛。而程昊就是在臺灣少數存活下來的成年足球員,但他往後依然有許多挑戰會接踵而來。
在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的訓練場,陳泯亨手拿著工具正在拆卸訓練用的引擎,快速熟練的手勢是上千次重組引擎過程中所訓練出的技術,雖然現在只不過是個大二生,但他已經有了一身好本領,並且在2017年的第四十四屆阿布達比國際技能競賽擊敗來自德國、日本等汽車工業技術強國,獲得國際技能競賽金牌,讓全世界看見臺灣。
走進位於高雄大寮的職訓中心,汽車技術班的班長馬貫智正帶著同學在一排淘汰警車前研究底盤避震,今年35歲的他在2018年才開始學修車,不但只花了短短四個月就在王元興老師的訓練下習得汽車技術乙級證照的能力,而且汽車修復對他來說也是生命中遇過最有熱情的事情。
整個家族都在做汽車相關工作的吳承哲目前就讀中正大學電機研究所進行汽車駕駛系統的開發,從小聽著做汽車美容的父親和其它做汽車修復技師的親戚們聊天長大的他,在進入研究所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步上家族的後塵,成為一個駕駛系統的開發者。
「培養玫瑰花栽種這個專長讓我發現原來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事情所擁有的魔力那麼大,能讓一個人願意將精力投注在上面,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讓自己更專業。這跟為了讀書考試不同,你會想用各種方式與管道多面向的取得相關的知識,只因為想讓自己滿足、因為興趣而孕育而生的求知慾。」 在玫瑰花圃之間,杰駿手拿花剪,仔細梳理著每一顆玫瑰花的枯枝,雖然目前還在就讀大學,但已經因為連續幾年的專研,對於玫瑰的照顧和品種如數家珍,成為玫瑰花園裡重要的夥伴與顧問。用自己的生命經驗實證,要讓興趣成為自己的專業其實並不難,只要夠喜歡、夠努力,然後有屬於自己的想法與方法,自己的生活可以自己決定。
撰文/林昕慧 照片/林昕慧、潘弘旻提供 臺北31度的高溫,行人穿著短袖短褲的夏季,潘弘旻穿上發熱衣、套上外套,光是做個基本暖身就已經滿頭大汗,為了打量級賽,他正在脫水減重。從出道比賽到現在,他一路慢慢降量級,75、71到67,他解釋對手如果是比75量級的選手,身高將近190,身高只有170公分的自己就會缺乏優勢。 畢業於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的潘弘旻,高中到大學的專長項目都是跆拳道,卻一直沒有從中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對於自由搏擊一直有興趣但礙於花蓮沒有資源,他只能透過影片學習。終於在大二那年北上拜師,星期五下午上台北,星期日晚上趕回花蓮,往返兩地是他學生時代的日常。 「就是快樂啊!」當正在做...
Continue Reading
在社子島的運河上,依婷一如往常跟著教練在快艇上溝通今天的轉體練習,船上除了他們兩人以外,也有另外四個同樣愛好滑水的朋友跟著上船滑水,一邊練習各自練習階段的動作,一邊聆聽依婷和教練給予的建議,滑水的速度感在每次快艇起航後隨著涼風與水花濺起,就算才剛開始滑幾次的朋友也能在漸進式的練習後在快艇的尾浪間跳躍,每次跳起和落水的驚呼,都讓滑水的朋友越來越著迷於這項運動,但今天的重頭戲還是依婷的180度轉體練習,為了下次的比賽進行的技術練習。
在臺灣,有許多的聾父母會因為自己聽不到孩子的哭聲,或是擔心自己口語表達困難而將孩子在學齡前送去其他單位照顧,使得孩子不習慣父母所使用的手語表達方式,進而造成親子關係問題,所以來自大同工設系的林品均與石薏琳決定協助這樣的族群,而設計研發了「CODA-聾人育嬰輔具」。
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 五年級 家珊、妤謙、欣旻、鈺瑄 《職人》的採訪計劃來到臺南,拜訪四個就讀臺南護專護理科的好同學。暫時結束為期一個月的忙碌實習生活,正處於休息日的四人笑說,休息日大家多半會真的「好好休息」,因為無論在心理或身理層面上,實習生活總是充滿挑戰!就讓我們來看看她們的同班生活是什麼樣貌吧!
黃紀元 國立臺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電子科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色彩與照明科技研究所
國立臺北大學 經濟學系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所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 創意產業設計博士班 樂團「In Her Sea 她的海」主唱